- 相關推薦
淺談舞蹈教育技術現代化的推進和實踐
隨著教育現代化,越來越多的新興技術進入教育中影響著教育實踐,其中最常被提及的是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它打破了傳統教育封閉式的環境,為現代教育引入了更豐富、更快捷的資源,開拓了廣闊的天地。很多高職院校也成立了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中心,指導本校教育技術的現代化,為提高教育質量服務。我國舞蹈教育,一直以傳統的言傳身教為主,即教師示范標準動作,學生模仿,教師糾正,在反復的模仿練習中提升表演能力,較少運用到技術手段,顯然,其本身有著一定的缺陷。隨著高職舞蹈教育環境的變化,舞蹈教學手段也應逐步走向現代化,以便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
一、高職舞蹈教學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必要性
首先是緩解高職教育發展迅速,學生規模擴大,師資數量相對有限的矛盾。在整個高校擴招及國家大力支持職業教育的背景下,我國職業教育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00年我國高職院校有383所,2004年872所,已占據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06年高職院校達1500多所,占高等學校總數的70%多,在校生人數己占到整個高等教育的50%以上。隨著高職教育規模的擴大,綜合性高職教育占據主流,原先只在師范類、藝術類高職開設的舞蹈表演專業也在各高職院校遍地開花。相對學生的增長,教師的增長一直相對較低,并且流失率較高。舞蹈小班教學的情形不復存在,更多的是大班教學。教師精力、時間有限,客觀上不太可能繼續完全采取傳統“言傳身教”的方式。其次,現在的高職學生以90后為主,他們成長于網絡信息時代,對新興的技術十分熟悉。現代教育技術能極大地擴展課堂的形式、聲音、色彩、影像等,滿足現代學生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需求。借助信息技術,舞蹈教育能緊跟時代的步伐,吸引新一代學生。三是現代教育技術的交互性強、多種形式一體化、知識網狀化等特點,有助于更新舞蹈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手段等,提高效率。
二、現代教育技術在舞蹈教學中的創新運用
提及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最常見的是應用多媒體,制作PPT,實際上教育技術除了可以運用在教案制作中之外,還可以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包括課堂、學生評價、課堂外交流等。
1、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在課堂中,創造生動的教學情境
高職舞蹈表演專業的學生舞蹈基礎相對較差,舞蹈專業性又很強,其舞蹈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通過教學課堂實現,因此舞蹈課堂設計過程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熱情與主動性,進而影響到學習效果。主動性強調的是學生和學習對象之間有著充分的情緒互動,并非以一種跟我無關的態度在旁觀。現代教育技術能幫助舞蹈教師在課堂上設計活潑、生動化的學習環境,改變以往以任課老師為唯一信息來源的模式,激活學習者的情境思維,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從而在情境思維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舞蹈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將知識以影像、文字、聲音、圖片等多種形式呈現給學生。比如剪輯同一舞種但不同表演風格的舞蹈片段,讓學生有多個“教師”,改變“一言堂”,對舞種形成多樣化認識,從而選擇適合自己身體條件、興趣的風格,而不會對某個舞種形成單一的刻板印象,導致全班學生在表演時同一化。比如可用視頻資源將不同舞蹈的形成過程,小故事、背后的文化內涵傳遞給學生,擴展學生知識面,加深學生的理解。
2、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在學生實踐教學中,提升舞蹈實踐能力
高職舞蹈表演專業的定位在于培養實用性、應用性強的表演人才,學生的實踐能力處于教學的核心地位,所有的教學手段、方式方法都是為提升學生實踐能力服務,因此需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課堂內和課堂外。由于舞蹈不僅僅是肢體的動作,也是一場表演,需要道具、音樂、燈光、背景等,讓學生具備舞臺感,投入到真實的表演情境中。在以往的教學中,因為條件、資源有限,學生的表演實踐在簡單的環境下進行,沒有背景、音樂、燈光等,次數也較少。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將聲像、光影技術引入表演場地,模擬更為接近真實表演的舞臺情境,鍛煉學生的舞臺感受。在聲像構成的舞臺上,學生也更有興趣、更全身心地進入表演中。比如在教授學生民族舞蹈過程中,為讓學生對民族舞蹈的文化內涵有更直接的感受,可在教師示范教學時,通過視頻播放設置跟該民族有關的風土人情圖像、音樂片段、燈光效果作為背景,讓學生進入那種民族文化情境中。
3、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在學生評價中,及時準確地發現問題
傳統舞蹈教學以言傳身教為主,學生表演給教師看,教師發現問題,進行點評、糾正。由于學生的表演轉瞬即逝,教師注意力有限,無法及時發現全部的問題,只能抓住最主要的。學生未能看到自己的表演,只能憑感覺體會教師的點評,不能準確把握自己的不足之處,有時會自我感覺較好,而現代教育技術中的攝影技術可解決點評不夠具體化的問題。教師將學生表演現場錄影下來,然后播放給同學看,重復觀看幾遍,調動全班同學互相點評,能及時發現更多問題,特別是小動作、表情、站姿等這些平常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在攝影技術下暴露無疑,學生會清晰地看到自身表演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同時教師可定格在學生主要失誤之處,共同尋找原因。此外,通過錄影,學生可以看到自己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整體視覺形象,包括妝容、服飾等,從而讓今后的表演更加完善。很多學生通過錄影發現了自身表演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主動有意識地加以糾正,這遠比教師反復指出哪里有問題,學生自己想象再糾正效果更好。
4、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在課堂外的教學交流中,延伸課堂
高職生在校學習時間較短,一般為三年制,第一年處于適應轉型期,第二年專業學習深化期,第三年主要是社會實習和實現就業,再加上舞蹈專業內容多,教學時間緊張,需要學生課后消化的內容較多。高職生舞蹈基礎相對薄弱,也需要在課外花更多的時間自學。以往教師的指導止于課堂上,課堂外的指導相對較少,現代教育技術則可將指導延伸至課外,跨越時空限制。學生在練習中遇到的問題,隨時可通過信息技術得到及時的解決,還可拍攝課堂外練習的場景,由教師給予具體的動作指導,師生之間的互動比傳統課堂要豐富很多。此外,教師可提供學生專業的舞蹈網絡資源,如北京、上海、國際等高端舞蹈表演、行業交流等,與學生共享,讓學生在課外進行自學。學生之間也可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搭建的溝通平臺互相學習,形成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很多學生借助溝通平臺,將自己獲得的資源與同學們共享。
此外,現代教育技術還可廣泛運用在教師的教學計劃設置、進程控制等,貫穿于教學實踐的全過程。可以說現代教育技術引入教學后,教師備課的壓力、上課的效率大大提高,學生也更有積極性和主動性參與到豐富多彩的教學課堂中。“好刀還需配好手”。教育技術這把“好刀”要用在刀刃上不僅僅是配幾臺電腦那么簡單的事情,從硬件到軟件都需要創造讓現代教育技術最大限度發揮價值的條件。從目前看,我國高職舞蹈表演專業在軟、硬件方面都存在著限制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環節。
三、高職舞蹈表演專業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的薄弱環節
1、硬件資源有限
教育技術現代化后,高職院校的教室都裝了多媒體設備,但有些院校認為舞蹈教室無需這些設備,因此有些舞蹈教室還是跟傳統一樣,木地板、欄桿、音響設備、四周環繞的鏡子構成。教師如果想要播放視頻、音樂或錄影,需要自帶設備,而且效果并不佳,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到教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將教師局限在單一的言傳身教中,無法創設豐富多樣的教學課堂。無形中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容易產生倦怠感。
2、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舞蹈表演專業的教師長期從事舞蹈表演實踐,對于現代信息技術接觸較少。高職院校用于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經費有限,舞蹈教師獲得了培訓機會很少,基本上以自學摸索為主。因此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水平有待提高,有些教師會制作簡單的PPT,將教材內容電子化,但更深入的超級鏈接、剪輯聲像、切換效果、攝影等就能力有限,而有些教師不會基本的電腦操作,就更談不上剪輯之類的應用。這一方面影響了課堂教學實踐,無法借助現代科技為舞蹈教育服務,以提高教學效率;另一方面影響了課堂外的師生交流,讓教師的指導“止于”教室。
針對上述這兩個問題,高職院校與舞蹈教師雙方應互相配合,積極推動舞蹈教育技術現代化。學校管理層應將包括舞蹈在內的藝術專業納入學校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范圍內,在硬件資源上配足設備,給予舞蹈教師必要的培訓和指導。舞蹈教師本身也要主動跟上時代的發展變化,開放思維,用現代技術“武裝”自己,避免與學生、時代脫節。
總而言之,現代教育技術可以集聲、文、圖、像于一體,使知識信息來源豐富,內容充實,且容量大,形象生動而更具吸引力。雖然舞蹈表演教學中,教師的言傳身教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這并不與現代教育技術相排斥。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現代社會,舞蹈教育應積極應用科技進步的成果,豐富教學模式,多種學習方式交替,讓學生占有的時空、資源不斷擴大,獲得的專業指導也更多,也可以調動信息時代成長起來的學生對新興技術的熱情與興趣,從而完成自主學習。
【淺談舞蹈教育技術現代化的推進和實踐】相關文章:
淺談高校舞蹈教育的現代化發展07-01
淺談兒童舞蹈教育07-02
淺談兒童舞蹈教育的意義07-02
規劃推進農業現代化07-01
淺談舞蹈教學與青少年素質教育07-01
淺談舞蹈藝術的個性07-02
淺談企業基地信息技術的教育07-02
淺談體育舞蹈雙語教學07-04
淺談幼兒學習舞蹈的好處07-03
淺談企業是如何推進5S管理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