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丁大書創業路成就20名婦女
▲丁大書。
▲收獲的季節。
2017年10月17日,這一天是全國第4個扶貧日和第25個國際消除貧困日。璧山區丁家街道的丁二妹家庭農場內,丁二妹農場的負責人丁大書正與勞動婦女們一起勞作。
丁大書,璧山區丁二妹家庭農場負責人。她是璧山區丁家街道三五村的一名普通居民,她也是積極創業,帶領二十多名農村留守婦女攻堅脫貧、勤勞致富的婦女先進典型。
璧山區丁家街道婦女聯合會表示,新時代的來臨,讓更多的勞動婦女走上自立自強的創業道路,而丁大書正是自主創業婦女當中的一位佼佼者。
漂泊回鄉,扎根三五村
據了解,丁大書今年52歲,她的創業故事開始于一次偶然的回鄉經歷。在2013年前,她與丈夫長年在外打工,但長期漂泊他鄉的丁大書心中始終有個家鄉情結,她總想回到家鄉創事興業,為家鄉的發展做些貢獻。
2013年底,丁大書和家人回鄉探親,看到村里的好多土地荒著沒人管理,這讓對土地有著深厚感情的丁大書十分心疼,嘗試著創業一把的念頭油然而生。打了一輩子工的農村婦女丁大書拿著多年攢下的30萬元,開始學著辦執照、規劃農場、承包土地、建管理房。
直到2014年初,璧山區丁二妹家庭農場在就這樣如火如荼的創辦起來了,四年來,種植面積由100畝發展到170多畝,從兩三個工人到現在有二十多個工人。丁大書以自己的勤勞、熱情和智慧讓農場蒸蒸日上,穩步發展。她及她的農場在當地小有名氣,她的直爽與質樸,讓當地的農村婦女都樂意在她的農場學習和就業,許多的買家也主動聯系供貨,經濟收入逐年提高。
創業學習,不斷進步
一個人要保持思想上不退步,就要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與時俱進地開展工作,就需要學習、學習、再學習。雖然丁大書文化程度不高,但她深刻的明白科學生產的重要性,創業時她從未錯過任何培訓學習的機會。
在這期間她先后數次赴潼南、重慶等地參加農業科技培訓學習交流,然后把學到的技術經驗用到自己的農場中并傳授給工人。在她那里打工的人員都能熟練操作種植、灌溉及農藥施肥等技術。學到技術后,這些工人自家田土里的莊稼也種得更好了。不僅如此,她的農場成為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的示范基地,她配合農科所實施了的《優質稻渝優7109高產栽培技術推廣》;實施了《香型優質稻渝香203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實施水稻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項目90畝。這些項目,極大的推廣了現代農業技術。
推動婦女就業
璧山區丁家街道婦女聯合會表示,丁大書在創業期間,不但樸實勤勞、扎實創辦家庭農業,還積極推動婦女就業,幫助同村婦女自立自強。在璧山區婦聯組織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動員引領廣大婦女樹立發展新理念的過程中,了解婦女所思所想所盼,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脫貧攻堅中貢獻了巾幗力量。
致富不忘國家,致富不忘社會,談及這幾年的創業經歷時,丁大書常常這樣說,“一人富眾人窮那是我最不愿意面對的現實”。她經常主動幫助周圍的困難群眾,帶動他們共同致富。在她農場里的工人80%是當地農村留守婦女,且年紀偏大.如何讓她們增收致富是丁大書最關心的事。
在這些女工中有一個60歲的留守婦女沈學容,其三個女兒都已出嫁離家,丈夫經常在外幫工,自己又體弱多病,常常覺得自己無能又是累贅的沈學容整日憂嘆,丁大書就主動請她到自己的農場從事輕松點的農活,這樣一干就是三年多,沈學容因為有了工資收入、有了事情做、還學到了傳統種植方法以外的技術,實現了個人價值,增強了自尊、自立、自信意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背后,是無數像丁大書一樣,踏實肯干的勞動人民!是無數像丁大書一樣,致富不忘眾鄉親的創業能手!是無數像丁大書一樣刻苦專研的技術研發者與技術推廣者!是無數像丁大書一樣,巾幗不讓須眉,為事業不斷奮進的杰出女性!是他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的夢,譜寫了最美麗的詩篇!
【丁大書創業路成就20名婦女】相關文章:
90后的淘寶創業路07-09
讀不完的大書作文04-17
烏龜哲學走穩路引領創業07-03
80后設計師的創業路07-03
邛崍90后好吃嘴的創業路07-02
萬寶路成就的廣告大師名人故事07-03
婦女創業就業調研報告02-11
90后女孩創業做出15億成就07-02
養殖動物人參趟出別樣創業路07-03
仿寫讀不完的大書作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