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建筑中的石獅》閱讀答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古建筑中的石獅》閱讀答案
①獅子被譽為“百獸之王”,大約在東漢時期傳入中國,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獅子也成為人們信仰中的一種圖騰,被視為辟邪驅惡的吉祥物,并與龍鳳攀附在一起,成為威震八方、唯我獨尊的王權與勝利的化身。因此,人們在修建宮殿、陵墓、橋梁、府第及房屋建筑時。總喜歡安放栩栩如生的石獅子。
②在古代,設置石獅子有一定規矩。石獅既作為藝術裝飾作用的守衛之神,又能顯示主人身份的高貴。一般門東邊的獅子,腳邊踩一只繡球。象征威力,為雄獅,俗稱“獅子滾繡球”;門西邊的則腳下撫一只幼獅,寓意子孫昌盛,為母獅,俗稱“太獅少獅”,這已成為象征封建官府等級的標志,其數量越多,則主人官位品級越高。一品官或公、侯等府第前的石獅頭部有十三個鬈毛疙瘩,謂之“十三太保”,一品官以下的石獅鬈毛疙瘩。則要逐級遞減,每減一品就要減少一個疙瘩,七品官以下人家的府第就不準安放這種石獅。
③獅子底座花紋的雕刻也有學問。正面雕刻瓶、盤和三支戟,象征著“平升三級”;右面刻有牡丹和松柏,象征著“富貴長春”;左面刻的是“文房四寶”,象征著“文采風流”;背面雕刻“八卦太極圖”,象征著“鎮妖驅邪”。
④石獅子作為藝術形象引入建筑,其雕刻藝術在歷史上廣泛發展,正如建筑一樣,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藝術風格。在漢代,石獅雕刻已出現,那時雕獅身上生著雙翼,古拙神奇。在曹操筑的銅雀臺舊址,曾發現一對附著門柱上的石獅,這種石獅明顯可以看出受西亞雕刻的影響——獅子身上生著雙翼。后來隨著真獅子的傳入,石獅子的形象才沒有雙翼,但朝昂揚威猛形態發展,在古都南京和它的周圍,留下許多南朝留下的墓葬石刻,稱為“六朝石刻”,其中獅子占了很大比例,這些石獅線條簡潔,高大威武,強勁有力,很好地體現了護衛者的作用。隋唐時期,石獅趨向寫實,工藝精巧,使獅子造型藝術出神入化。宋代以后,獅子造型趨向秀麗。清末政治腐敗,獅子轉向溫順柔媚之態,失去了原有的氣勢和神威。
⑤民間傳說獅子愛玩“夜明珠”,因而至今石獅子口中多半含有一顆能活動又掉不了的圓球。今天的石獅子又賦予了新時代的意義,石獅子又在街頭、橋上石柱、樓宇、公園門前廣泛出現,成為威武和健美的象征。現代石獅造型生動逼真,千姿百態,刻工嫻熟。線條圓潤流暢,身軀雄渾威武,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
1 選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
2 從第①段的說明中,你得出什么結論?請寫出你的探究結果及依據。
(1)探究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選文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古建筑中的石獅的?
4 第③段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目的在于說明什么?
5 第④⑤段介紹石獅的造型特點,意在證明什么說法?請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 我國古建筑中的石獅。
2 (1)石獅子被視為辟邪驅惡的吉祥物,成為威震八方、唯我獨尊的王權與勝利的化身。(2)人們在修建宮殿、陵墓、橋梁、府第及房屋建筑時,總喜歡安放栩栩如生的石獅子。
3 在古代,石獅子的設置有一定規矩;獅子底座花紋的雕刻有學問;作為藝術形象引入建筑,石獅子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藝術風格。
4 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目的在于說明獅子底座花紋的雕刻也有學問。
5 證明石獅子作為藝術形象引入建筑,“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藝術風格”。在漢代,石獅身上生著雙翼,古拙神奇。隋唐時期,石獅趨向寫實,工藝精巧。宋代以后,獅子造型趨向秀麗。清末轉向溫順柔媚之態。現代石獅造型生動逼真,千姿百態,刻工嫻熟,線條圓潤流暢,身軀雄渾威武。
【《古建筑中的石獅》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古建筑中的石獅》閱讀答案2篇07-22
中國古建筑中的窗說明文閱讀答案07-03
爐中煤 閱讀答案07-03
海洋中的精靈+海天使閱讀答案07-08
《時間是哲學中永恒之謎》的閱讀題及答案07-03
石獅兼職07-10
閱讀古詩詞中的色彩美附答案07-03
《說說“淺閱讀”》閱讀答案07-04
春酒閱讀答案07-03
春卷閱讀答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