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上冊《變一變》課后反思
本課學習要求讓學生用自己的照片或風景照或圖片,切成長條后排列,產生變形的效果。讓學生準備一些報紙上的彩色照片或舊掛歷紙來制作。
裁開紙條的排列方法可以按紙條的順序相隔一定的距離排列,也可以將紙條按順序分單、雙號排列成2幅類似的作品。從完成的作品看,學生裁紙條上有一定難度,大多數紙條裁得歪歪扭扭還有毛邊,排列及粘貼都做得還不夠好,最后畫面的效果優秀的寥寥無幾。
實際上這就是一節構成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形式美感。如果都做的歪歪扭扭,就談不上美了,針對這種情況,我想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1、首先把圖片翻過來,在背面打成間距一厘米的格子。然后把每個格子編號1、2、3、4、5、…
2、在圖畫本上畫一個淡淡坐標軸,再畫出每個軸的平行線。如果是橫排的線條就在Y軸以及平行線上畫點。1厘米點一個點,然后0.5厘米點一個點。(0.5厘米是紙條的間距)然后用鉛筆把點連成淡淡的線(也就是x軸的平行線)。
3.把紙條按序號沿著坐標軸和坐標軸上的平行線以0.5厘米的間距粘在本子上。
說實話,挺麻煩的,也真難為這些孩子了,他們的動手能力還是差一點,不過通過我的“嚴格要求”,收效還是不錯的。
【四年級上冊《變一變》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課后反思07-03
課后教學反思01-25
《草》課后反思06-30
海燕課后反思06-28
《周長》課后反思07-10
長城課后反思07-12
草原課后反思09-09
小班課后反思08-25
《秋天》課后反思07-30
《雷雨》課后反思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