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黎族樹皮衣是服裝界的活化石
黎族樹皮衣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由樹皮制成的服飾,它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被譽為“服裝活化石”。海南島的黎族樹皮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海南黎族先民用楮樹等樹皮經過繁瑣的工序手工制成,主要用于遮羞、保暖,海南黎族樹皮衣主要分布在中南部黎族集聚區。
樹皮衣的歷史非常悠久,據古代典籍記載,至少在3000年以前海南島便出現了樹皮衣。由晉人裴洲《東觀漢記》一書可知,漢代已有用樹皮布做冠的記載,當時邊疆少數民族還以樹皮布制衣裳、被褥。古代文獻中所稱的楮冠、谷布衣,就是用樹皮制成的衣冠產品。由于樹皮布本身容易腐爛,難以作為歷史證據久遠留存,唯有制作樹皮布的工具之一——石拍被遺留了下來。
宋代《太平寰宇記》、元代《文獻通考》和清代《黎歧紀聞》等書籍中,均有海南黎族“績木皮為布”的記載。據清代瓊州定安縣知縣張慶長(1752-1755在任)《黎岐紀聞》載:“生黎隆冬時取樹皮捶軟,用以蔽體,夜間即以代被。其樹名加布皮,黎產也”。而且在今天的白沙、昌江、陵水、保亭等縣博物館均收藏有樹皮布。
海南島的黎族先民在掌握了棉紡織技術后,樹皮布技術并未完全讓位于麻、棉制品,依然有人用楮樹皮制作墊單、衣服、腰帶等生活用品。這主要是因為樹皮原料豐富且易采集,黎族對其技藝已相當嫻熟,而成品又十分耐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樹皮布漸漸遠離黎族人的生活。專家認為,大概到明代,海南沿海地區已經不再使用樹皮布;中部黎區則大約使用到清代以后。至今,一些偏僻黎村仍有老人知道樹皮布的制作方法。
樹皮衣的制作有一套很繁瑣的工序,包括扒樹皮、修整、將樹皮放在水中浸泡脫膠、漂洗、曬干、拍打成片狀和縫制。然后人們利用加工好的樹皮布剪裁縫制帽子、枕頭、被子、上衣、裙子、兜卵布、口袋等生活用品。盡管這一技藝分為若干工序,但所用工具并不多,其中以錘打工具最為重要,石拍是制作樹皮布的器具之一,也是樹皮布文化的標志。
在當地,樹皮衣有兩種用途和制作方法:一種是純粹的樹皮衣,即:將制作樹皮衣的樹皮從樹上剝下來,經過敲打、浸泡、曬干等工序,縫成一塊可以遮羞的樹皮布;一種是將樹皮的最外面的表皮去掉,取里層的樹皮,經過一整套制作樹皮布的工序后,然后巧妙地取其纖維,紡成線,織成衣服或被子。
【黎族樹皮衣是服裝界的活化石】相關文章:
皮衣銷售話語05-03
皮衣廣告語03-20
粉色皮衣如何搭配05-24
皮衣皮草廣告語03-19
紅色短款皮衣怎么搭配03-30
皮衣推廣廣告詞05-03
關于皮衣皮草的廣告語12-28
短款立領皮衣怎么搭配03-15
活化石教學設計06-04
《活化石》教學設計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