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物《植物的生殖和發育》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設計有兩個明確的想法:一是要讓學生通過閱讀、觀察、實驗等方法自己獲得知識,形成概念,掌握方法,認識規律;二是在認識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后對有性生殖的概念有更深的理解。在教學設計上,將“自我評價”化整為零,使評價與學習過程緊密銜接,成為認知的最后一個環節,目的在于縮短認知與評價的間隔,鞏固知識結構,使評價成為知識拓展與升華的手段。
通過課后向學生征詢意見,認為這節課方式靈活,組織嚴謹,教師語言風趣幽默,教學效果不錯,學生學習的興與生產實踐緊密聯系,但學生缺乏這方面的實踐,教師可多舉一些這方面的例子,例如展示馬鈴塊莖,還有姜、蒜、番薯等實物,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通過列表對比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本質區別;通過播放錄像,讓學生認真觀察,了解嫁接和扦插的方法,并能學以致用。都得到了培養,不過,課堂上的學生活動還要更多設置學生動手性的實驗或實踐內容。
【生物《植物的生殖和發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鳥的生殖和發育評課稿03-03
初一生物生殖與發育的復習資料07-01
七年級生物下冊人的生殖教學反思05-01
《細菌真菌和病毒》的生物教學反思07-02
《花果實和種子》的生物教學反思07-02
七年級生物下冊人的生殖教學反思3篇05-01
生物教學反思07-03
生物教學的反思07-03
生物教學反思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