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水是怎樣溶解物質的》化學課后教學反思
1.高錳酸鉀的溶解。
高錳酸鉀在水中的溶解能很形象的呈現出物質在水中的溶解過程。
在實驗準備中,一開始我在一燒杯水中放入了一小勺的高錳酸鉀,紫色水流從杯底向上升起,通過攪拌,一杯水都成了紫黑色的了。想觀察水中有無高錳酸鉀的顆粒、想觀察杯底有無高錳酸鉀的沉淀成了不可能的事情。后來通過測試,我掌握了一杯水中放入高錳酸鉀的適合的量。一杯淡紫色的透明溶液,能很清楚地看到里面沒有高錳酸鉀的顆粒,杯底也沒有沉淀。
后來在學生實驗中,雖然我提醒了大家量要盡量少,但還是有點學生放的過多,影響了觀察效果,只能通過加水稀釋來補救。
2.面粉的顆粒變化。
面粉在水中溶解后又沉淀,通過過濾后留在了過濾紙上。要判斷面粉的顆粒大小是否發生了變化成了難題。前面學生觀察到的面粉可能結成團等原因感覺和留在過濾紙上的面粉顆粒不一樣,感覺顆粒變小了。這是一種誤判。后來引導學生在觀察面粉時用手指捏捏,感受面粉的顆粒大小,解決了這個問題,得出了正確的判斷。
【《水是怎樣溶解物質的》化學課后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水能溶解一些物質》教學設計05-08
初中化學的課后反思05-16
《金屬化學性質》教學課后反思07-04
高中化學課后反思05-17
初中化學課后反思05-16
初中化學空氣課后反思11-22
課后教學反思01-25
課后教學反思04-10
《體內物質的運輸》教學反思07-26
“物質運輸的器官”教學反思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