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教學計劃范文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標為指導,落實推進課程改革,形成先進的課程結構和綜合的教學理念,提高語言能力、教學能力;在歷史與其他學科之間建立對話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學的境界;實施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教學目標
1、完成七年級上冊所學內容;2、提高教學質量。
三、具體思路
1、對“學困生”既要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習的自覺性,更要對他們進行學法指導。2、強化質量意識,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課后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3、加強對薄弱學生的檢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4、復習階段,要認真制定復習計劃,精心組織復習,以書為本,講清概念,提示規律,指點迷津,提高學生的審題、解題的能力及速度。6,認真組織測試,強化綜合訓練,抓住學科的薄弱環節,及時補救。
四、教學任務和要求
七年級歷史教學,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即了解歷史的基本線索,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觀點,以及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歷史教學,要指導學生初步學會按時間順序觀察歷史發展和變化,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識活動,對有關的歷史問題進行簡要評述,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
五、教學設想
1、歷史教學要充分體現時代精神,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對歷史作出正確的敘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學性的統一,觀點和材料的統一。2、繼續深入課堂教改,在傳授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養,樹立學為主體,教為主導,學導結合的教學觀,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全面發展,主動發展的育人觀,堅持教書與育人統一,提高課堂效率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鼓勵學生主動探求新知識,提高學習素質和學習效率,嘗試歷史活動課的教學。3、跟蹤輔導,找學困生談心,了節其學習差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六、教學進度
教材初一歷史第一冊總共有22課,從我國的遠古居民講到魏晉南北朝。每課的內容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新教材主要全面貫徹基礎知識、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三項教育目標,以歷史發展的線索、重大事件和人物、經濟、文化的重要史實為重點。
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周至第五周1~6課共6個課時 第六周至第八周7~11課共5個課時 第九周期中復習共2個課時 第十周期中考試 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第三單元(12~17課)共6個課時 第十三周至第十五周第四單元(18~22課)共5個課時 第十六、十七周期末復習及統考
希望各位教師能夠認真閱讀xxxx-xxxx學年上學期七年級歷史教學計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七年級歷史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七年級歷史教學計劃07-09
七年級歷史教學計劃06-10
七年級上歷史教學計劃07-02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計劃11-17
七年級歷史人教版教學計劃11-29
七年級下冊歷史教學計劃06-28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學計劃06-15
七年級下歷史教學計劃06-10
【精選】七年級歷史教學計劃四篇07-27
精選七年級歷史教學計劃4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