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分鐘震撼人心的演講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三分鐘震撼人心的演講
三分鐘震撼人心的演講篇一: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剛來到學校,開始學習的第一天,我就被我桌子的一角所吸引。 那里赫然一個鮮紅的“1”字,深深地刻在桌子里。想來是刻了很久了,邊角已被歲月打磨光滑,原本鮮艷的顏色也幾乎褪去。
這個“1”字是怎么刻成的呢?我好奇起來。桌子很硬,筆尖都難以劃出痕跡,而這個“1”字刻得這么深,應該是用小刀刻的。對于雕刻的人,我是這樣猜想的:那一定是一個勤奮努力的學生,他一直有個目標就是考第一,卻屢屢受挫。遭受打擊之后他并沒有放棄,而是將目標刻在了桌子上,每天激勵著自己。這樣深的刻痕是不可能一天刻成的。或許本來只是道淺痕,但他每失敗一次,便刻深一些,屢敗屢戰,日積月累,將這淺痕刻成了深痕,更鐫刻在了他的心里。
他最后成功了嗎?我不得而知。但憑他在桌上刻字的鍥而不舍的精神,我相信他一定是可以成功的。我眼前似乎出現了這樣一幅畫面:剛考完試,看到劃滿叉的試卷,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卻只是默默地拿出小刀,刻那個1字刻在桌上,疼在心里。那樣倔強而又不服輸的身影,真和我有些相像呢。
自他以后,這張桌子還會有很多主人,他們看到這個1字時會不會震撼,會不會激起他們的夢想與斗志呢?我胡亂猜想著,但我知道,這個1字給我帶來了很大影響,每次看到這個1字,我都會*澎湃,斗志昂揚。這不僅是雕刻者的目標,更是我的目標。這個鮮紅的1字始終刻在我的腦海里,激勵我為之而奮斗。后來我終于取得了第一,我撫摸著桌上的1字,喃喃的說:“我成功了……”像對自己說,又像是對它當年的主人說。
這樣的情況是屢見不鮮的,這些桌上的文字還是有一定意義的。課桌送走了一屆又一屆學生,總該留下點什么傳給后來的學弟學妹們。當那些代表著信念與夢想的文字刻在課桌上時,它已不再只是一張桌子,而成為精神的寄托、夢想的搖籃。桌上的文字留傳下來,像一種精神,一種文化;而他們具有的激勵人心的力量就是一種正能量,一種刻在每一個實驗學子心頭的屆屆相傳的正能量。
三分鐘震撼人心的演講篇二:
同學們,我們人類為什么這么愛比較呢?
其實因我我們對自己并不了解,
那接下來我只想聊一個字““我”心理學上說,我是一切的根源
究竟什么是我?這就是個千古難題啊!所以無數哲學家、思想家才會提出那三大經典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人們一直在討論,我是身體嗎?那做了心臟移植手術的還是我嗎?我是大腦嗎?那如果科學進步了,今天我和隔壁班小明換了大腦,那晚上誰應該回我家吃飯?我媽媽會認誰?
心理學的鼻祖弗洛伊德說:我,可以拆分為三個我;真我,本我和自我。
簡單的說本我享樂,真我道德,而自我是兩者之間的平衡。
放學回家想看電視玩手機的那個就是本我。
到了今天心理學又研究出來跟多的我,太復雜,我們就不講了。
如果說身體是一件外衣,那究竟是什么在穿著這件外衣呢?
我覺得現代物理學和心靈學的答案會更為貼切。就是“能量”
我們每個人,在我出生的那一刻。整個宇宙賦予我們與生俱來的獨一無二的能量。讓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各自不同的天賦才華。這些會伴隨我們走向我們自己的人生之路。因此我們完全不需要比較,因為沒有人的人生是好的或是壞的,也沒有人
最后這句話送給大家
改變必須改變的,接納我不能改變
的及兩者之間的智慧
如果今天上臺接受表彰這個結果是我不能改變的,那我可不可以努力一下改變下一次的結果?也許下一次臺上就會有我。如果無論我怎么努力都不能上臺,那么我是不是就可以欣然的做一名觀眾,真心為上臺的同學鼓掌。因為我知道,人生不只這一座舞臺,我還有機會去登上屬于我自己的舞臺,到那個時候我會盡情享受來自臺下真誠的掌聲。
今天開始就讓我們做一個小小改變:放下比較,開始看見自己、愛上自己、成為自己!因為你,就是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