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評課范文
聽了姜老師的《二泉映月》一課,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到現在還在腦中縈繞,我相信不僅是我一個人,所有的學生和聽課者都會永遠記住這首曲子。姜老師的課,我感覺:他不僅僅在引領學生學習語言文字,更是在引導學生與作者對話的過程中,喚醒學生直面生活、品味生活,領悟生命的真諦。
《二泉映月》是典型的抒情類課文,姜老師在教學中想方設法創設情境,如語境中朗讀,適時補充相關資料等,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揣摩阿炳的內心,體悟阿炳的情感,感悟阿炳形象。這一點,很值得我學習。
一、“導入課文”美
這節課用藝術音樂導入,創設良好的情景,以音樂作為橋梁,溝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與人有關的文本的學習中。再者情感上的啟發往往會讓人有一種欲望不能之感,迫切地想了解與這有關的內容,這種先聲奪人一節課的開關更能吸引學生,獲得興趣盎然的效果,為進一步創設了良好的氛圍。
二、“提問題”美
提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還重要.質疑問難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這節課中姜老師善于提問題,姜老師整堂課都能根據文章中心來提問題。一連串串的追問,讓學生走入文字背后,讓學生感覺阿炳的生活歷歷在目。
三."合作探究"美
在整堂課的教學過程(本文來自教師站cn-teahcer.com)中,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及師生互動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做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到倡導自主走入文本,與文本進行情感上的溝通。
四."伴樂朗讀"美
這節課的教學中,姜老師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來朗讀課文,學生朗讀課文時,教師多數采用伴樂朗讀,使學生讀書的興趣濃厚,在讀過程中解決教師的問題,在聽聲音,談感受,讓學生體驗到音樂給帶來的美。
五、圍繞重點,領悟精髓。
姜老師在初讀課文中出示三組詞是非常有意識的,從中也看出姜老師對教材的研讀之深,一組是講月亮、月光的;一組是講阿炳身世的;一組是講《二泉映月》的旋律的,姜老師引導學生美美地讀第一組,悲慘地讀第二組,第三組又要求學生把旋律的變化讀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學習了詞,同時讓學生對文章有了初步的感知與疏理,看來學詞也是圍繞著文章的重難點來學的。在省去了在教學中的扣詞扣句的支離破碎的朗讀教學,才有了今天課堂上的行云流水,酣暢淋漓,激情蕩漾的朗讀。
姜老師的課在內容上、內涵上有拓展,(阿炳的身世,小澤征爾認為《二泉映月》應該跪著聽等)學生的能力上有提升,情感上有共鳴,思想上有提升,樹立了要勇于面對苦難的價值觀。看來,對于我們的課題的研究,姜老師的這節課值得我們解剖與學習。
【《二泉映月》評課】相關文章:
二泉映月評課稿06-01
二泉映月評課稿03-07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二泉映月》評課稿08-06
評課稿-《走進青春》評課稿08-02
《荷花》評課08-04
評課的用語04-28
評課的用語03-16
《掌聲》課評課稿07-30
課賽評課稿06-28
復習課評課稿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