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博物館建筑的作文范文
久有凌云志,今上光擷樓。
進得城來,那座莊嚴肅穆、飛搪浮空的光擻樓便屹立在我的眼前了。那高聳頂端的風向標不時地擺動著,象是在向人們招手,無聲地告訴人們:此樓久經風云變幻,閱盡人間春色。的確如此,她默默地走立在十字路口,似乎想把人們也帶進歷史的長河。
樓基下是十字形通道,從南側門登樓,拾級而上,便到達約十米高的樓基頂部。四周是半人高的圍墻,中間就是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的主樓了。
底層樓內布滿油畫和各種掛圖。優美的壁畫《滄海日出)赫然在目,觀之,不禁想起曹操“日月之行,如在其中”的詩句。第二層畫廊內布滿名人字畫、偉人手跡.有茅盾、豐子愷等人的題詠和畫卷。畫廊內朱德同志的塑像,分外引人注目,引得游人留連喻仰。
東側飛槍下,鑲著一面巨大匾額,上寫“光撇樓”三個大字,是郭沫若同志的手跡,字形峭拔,筆力遒勁,氣勢縱橫,大有筆掃千山、氣吞五岳之勢。
扶欄遠望,但見城中房屋櫛比,煙囪林立,縱橫交錯的林蔭道上,車水馬龍,往來不息。古城周圍,環湖如鏡,湖光水色,美如畫圖。面對此情此景,不禁詩涌唇邊:
一上光撇云水低,荷葦漫漫柳壓堤。
漁歌聲聲逐波去,無限風光在警西。
這時候,太陽冉冉升起,紅光照亮大地,早霧伴隨著輕煙裊裊升騰,祖國大地的美麗畫卷從腳下展開,一直鋪向無際的遠方。
借著晨光,細看一塊碑刻—《光擻樓簡介》,上寫道:“光撤樓建于公元一三七四年(明洪武七年),歷史上經過幾次大修,原狀仍保持完整。光擻樓初名‘余木樓’,是明初東昌衛守御指揮陳庸為防御被消滅的蒙古貴族統治集團的復辟所建立的更木鼓樓。一四八六年重修時因地命名稱之為‘東昌樓’,一四九六年由李贊首次定為‘光擻樓’。”
【博物館建筑的作文】相關文章:
博物館建筑設計與地域文化的融合論文07-04
博物館作文04-19
博物館的作文02-28
科技博物館作文06-13
參觀博物館作文01-27
參觀博物館作文(精選)09-05
博物館之旅作文06-02
游博物館作文04-05
博物館之行作文04-28
參觀科技博物館作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