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棗核》教案設計
第一課時
學習目的:
1、體悟海外華人依戀故土的感情,了解中華民族“思鄉”的文化傳統。
2、學習本文設置懸念的巧妙構思。
學習重點:本文設置懸念的巧妙構思
課前預習:
1、了解作者以及與本文相關的背景資料。
2、積累本課的字詞
棗核( )蹊蹺( )嫣( )紅 分( )量 泛( )舟
圣dàn( )鑲qiàn( ) 感kǎi( ) 籬ba( ) 國jí( )
蹊蹺: 風燭殘年:
故弄玄虛: 嫣紅:
學習過程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本文是一篇散文,本文的線索是__________,文中揭示中心的一句話是_______________
(2)畫出與“棗核”相關的句子,分析本文的結構,列出本文的結構圖。
(3)文中的美籍華人是用哪些方式來表達思鄉之情的?
2、瀏覽全文,探究構思
(1)本文篇幅不長,卻尺水興波,文中設置了那些懸念?j結合具體例子體會一下設置懸念的表達效果。
(2)用簡介的語言概括5——10段內容,說說該文段在文中什么作用?
(3)本文表現的是海外友人的思鄉之情,為什么卻以“棗核”為題?
3、本節課我的收獲:
當堂檢測:基礎訓練P22一至四題。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品味語言,學習本文運用簡介質樸飽含深情的語言表現文章的主題。
學習重點:品味飽含深情的語言。
1、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1)本文體現了友人思鄉的深沉情感,全文去未出現“思”“戀”一類的詞語,請從文中找出表現友人思鄉之情的詞語和句子,體會妙在何處。
(2)體味下列加點詞語的表達作用
○1我問起棗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虛地說:“等會兒你就明白啦。”
○2朋友有點不好意思地解釋說,買這座大房子時,孩子們還上著學,如今都成家立業了。
○3“那是我開車到幾十里以外,一塊塊親手挑選,論公斤買下,然后用汽車拉回來的。
○4也許是沒出息,怎么年紀越大,思鄉越切。
2、探究總結本文表現主題的方法。
3、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有人說,“幾顆棗核,作者這樣反復渲染,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種棗人已是風燭殘年,到哪一年才能見到棗樹長大?有種棗樹的必要嗎?”你對這樣的說法是怎樣看的?
4、小結本文.
談談我的收獲:
當堂檢測:
閱讀課文第7、8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題。
(1)“她劈頭就問我:‘覺不覺得這花園有點家鄉味道?’”句中的“味道”的含義是
A.飯菜的滋味 B.興趣C.意思 D.特色
(2)老友家后花園中反映“家鄉味道”的植物是:________。
(3)老友把自己的“花園”裝點成家鄉風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可是我心上總像是缺點什么”一句中朋友心上“缺”的是
A.家鄉的溫暖 B.沒有家鄉的棗吃
C.難以見到家鄉的親人 D.報效祖國,為民族盡力的機會
(5)選文中加橫線一句中連用四個“想”字,具體體現
A.家鄉可想的地方很多B.這些地方使她不能忘懷C.主人公思鄉之“苦”
D.再現故鄉形象并借以慰藉主人公的思鄉情
(6)作者與“同窗”第二次談話時,用了“感慨良深”一語加以修飾,怎樣體會這一修飾語的作用?選出正確的一項
A.思緒萬千,難于啟齒 B.發自肺腑,傾吐真情
C.欲言又止,羞于談吐 D.感情激動,語無倫次
(7)寫“同窗”“家庭和事業都如意”,前文和本段都有具體交代。為什么寫“各種新式設備也都有了”只是一語帶過了呢?選出理解正確的一項
A.讀者可以想像,無須贅述。 B.設備太多,難于列舉。
C.別墅花園都有了,自不必說。 D.無關緊要,說了也沒有用。
【《棗核》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棗核》教學設計07-07
《棗核》教學設計05-22
《核棗》的教學設計06-08
《棗核》教學設計15篇06-09
《棗核》教學設計(15篇)06-09
脆棗的做法02-14
桂花糯米棗的做法04-17
認識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轉錄與復制的區別12-07
白醋泡棗的功效與作用03-28
美味的鳳棗湯做法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