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層建筑如何闡釋傳統園林
中國傳統園林文化開講,兩相對照,讓當今多數居住在數十層的高層住宅中的人們,愈加“發思古之幽情”,對古代園林生活充滿向往,進而檢討當下的居住文化。
竇以德:居住空間高度改變人居生活
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竇以德教授就居住空間形態的變化對人的影響的角度談起。他說,人類的居住空間經歷了歷史的演進。就中國而言,從半坡時期的穴居、半穴居方式,到河姆渡文化時期逐漸走向地面,出現房屋的雛形,拓展了人類活動的空間。后來人們又聚群而居,以徽州民居、北京四合院為代表,居住空間呈現二維伸展的狀態。20世紀30年代,東部沿海地區開始有了洋房,人們對居住又有了新的認識,憧憬“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生活。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集合式多層住宅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成為人們主要的居住方式。現代社會,高層、超高層住宅又迅速興起。
吳肇釗:傳統園林是一種精神文化的結晶
“樓閣礙云霧而出沒,亭臺突池沼而參差”、“室宇凌空,房廊蜿蜒”……和竇以德談到的局促壓抑的現代高層建筑不同,著名園林設計專家、中外建總公司資深總工程師吳肇釗以悠然開闊的傳統園林設計,將人們帶到了愜意的古代人居文化中。
中國園林有何特點?便是“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吳肇釗介紹江南古典園林是山水畫的立體化,即運用山水畫兩度空間的手法創造由山、水、建筑、花草樹木組成的三度空間的自然山水園。“其布置是按山水風骨,量體裁衣,烘云托月,去提高自然山水的藝術感染力。”
“傳統園林是一種精神文化的結晶。”吳肇釗表示,江南園林雖然以自然風景為藍本,或模擬山水畫或借鑒田園詩,而造園過程則更集中、更概括、更富有情趣,并寓有一定思想感情,傾訴一種理想,創作一種理想美的意趣盎然的境界——“意境”,這是江南園林的精髓。
中國傳統園林有何設計規律呢?吳肇釗列出了三個創作過程:第一步是要創造出一個生意盎然的“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的生態美境界,并形成一個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的生活美環境,這一步稱為“自然美”;第二步通過藝術加工,把自然和生活素材中的美,上升到“藝術美”的境界;第三步,則要從“自然美”、“藝術美”觸景生情,產生浪漫主義的激情,進入情景交融的高潮,即“意境美”。
【高層建筑如何闡釋傳統園林】相關文章:
高層建筑發生火災如何逃生07-03
園林就業前景如何?07-14
園林就業前景如何06-27
園林專業就業前景如何?07-14
園林專業的就業前景如何07-14
園林專業就業前景如何?07-14
對音樂美學的文化闡釋論文06-24
風景園林就業前景如何?07-14
園林技術專業就業前景如何?07-14
風景園林就業前景如何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