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為什么學生不喜歡上學》有感范文
我是一個孩子他媽了,兒子今年16,高一的學生。回顧兒子從幼兒園到高中的上學歷程,最近又看了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威林厄姆《為什么學生不喜歡讀書》心中頗多感慨。
《為什么學生不喜歡讀書》是一本關于認知心理學的普及讀物,也是一本教育心理學的入門書籍,涉及到九個章節(jié)的內(nèi)容,如,為什么學生不喜歡上學;教師應如何教授學生所需的技巧;我們該如何因材施教等等話題。書中的許多觀點新穎而深刻,如開篇伊始關于大腦的作用的分析,作者認為,大腦不是用來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在于使你避免思考。
威林厄姆教授還用大量的事例證明,沒有充分的練習,你不可能精通任何腦力活動;練習是為了日后更好地學習;練習使記憶更長久;聯(lián)系促進知識的遷移。同時,他還提出了這種練習的弊端:重復練習太無聊!而且,還提供了一些減弊增利的練習方法:
不是每件事情都需要無限度地練習的。那么,如何通過有效途徑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對此,我結合英語教學實踐經(jīng)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精選精講習題、自主學習。我在教學中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針對學生的階段性學習需要,選擇有代表性的習題。另外平時考試中學生得分率較低的題應多加練習。比如說英語作文部分,學生因為不會用英語思考,所以寫出的文章漢語化,現(xiàn)在學生手里的模擬題很多,每篇作文都做也是不可能的,我在教學生時把各種體裁的范文給學生看,教給他們不同的體裁,該如何去寫。學生的能力也就一天一天培養(yǎng)起來了。
二、教師應重視分析歸納,做精辟講解,解答學生疑難問題,以使學生的知識系統(tǒng)得以條分縷析。學生應重視做錯的題目,弄清做錯的原因,理解正確的答案,甚至讀熟或背誦正確答案的依據(jù),以使錯誤的思維得到有效地糾正,并培養(yǎng)正確的英語思維。
三、根據(jù)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設計豐富的教學內(nèi)容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能力。例如,利用《英語輔導學習報》,我們就可以根據(jù)不同版面的豐富內(nèi)容設計不同的訓練項目。讀報完成相關的閱讀理解題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要求學生讀報之后進行簡單歸納或把短文改編成小品對學生進行口頭表達的訓練;要求學生寫讀后感對學生進行寫作的訓練。另外,作業(yè)的布置除必要的習題外也應該盡可能與實際生活相關聯(lián)。
引用書中的一段話結束我的文章:教育是將歷代累積起來的智慧傳遞給孩子,我們充滿熱情地相信它的重要性,因為我們知道它可以讓每個孩子擁有更好的生活,這也是我們所有人受益的一件事。教育使人聰明,聰明的人可以使教育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