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老師教育我成長》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課前對三年級40名學生進行問卷式調查,100%的學生知道尊敬老師,但對于為什么要尊敬老師,老師在自己的成長中起到了哪些作用,認識較淺。
教材分析:
《老師教育我成長》這一課題,旨在讓學生明白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勞動,要尊重老師。教科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反映了學生從進入學校的第一天起,就與老師緊密聯系在一起,老師從此把學生引向知識的殿堂。這部分內容在講授時,會引發學生對老師的許多美好回憶。此外,教科書還選用了學生最常見的兩個畫面――老師在講臺上講課和放學時老師把學生送出校門,直觀地反映了老師與學生朝夕相伴,為了學生的成長付出辛勤的勞動,進一步說明了學生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教育。教科書最后以一首詩結尾,抒發了學生對老師的熱愛和感激之情,把學生尊師、愛師的情感引向高潮,并為尊師行為的養成打下良好的基礎。
設計理念:
課程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兒童社會生活為主,把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從學生的終身發展,全面發展出發,強調對課程的自主開發,課堂上教師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生動活潑方式,有利于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究,自主調查,自主收集資料。我結合單元目標和本課教學內容制定本課目標。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勞動。
2.情感目標:形成尊重老師的情感,體驗融洽的師生關系。
3.行為目標:從自己的真實經歷出發,認識和理解教師對自己成長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尊敬老師,老師在自己的成長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2、讓學生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勞動,要尊重老師。
課前準備:
1.師生共同搜集《老師教育我成長》的真實事例。
2.準備電教設備:多媒體教學平臺。
3.準備照片、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①、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看看照片里都有誰?在做什么?
師總結:在老師們的辛勤教育下,同學們在各方面都大有進步,茁壯成長起來。
(二)、揭題:今天我們來學習《老師教育我成長》(出示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
(三)、 指導學生朗誦課文:
①、請同學們打開書49頁,用你喜歡的閱讀方式讀一遍課文(自讀、與同學分段讀、大聲讀、默讀……)
學生讀課文
②、剛才同學們讀的很認真,現在大家回憶一下,你第一次走進校門見到老師的時候,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③、你當時的心情怎樣?是不是也像課文中的小朋友?
④、你還記得從你成為小學生以來,一共有多少老師教過你嗎?
過渡:是的,從同學們走進學校的大門,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學習、生活。我們一點一滴的進步,都包含著老師們的心血。下面誰來讀一下課文中的小詩?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誦)
⑤、正像詩中描寫的那樣,老師把一個個愛哭的孩子,教育成有知識懂道理的人。(師說自己與小學老師之間的真情事例)
我相信你們在與老師的接觸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事例,下面大家先在小組內每人講一個老師教育自己成長的真實事例,然后進行評議,每組推選兩名同學參加《老師教育我成長》故事會。
⑥、召開《老師教育我成長》故事會。
(四)、總結:
同學們這一個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是多么感人,我們的老師用愛心、用行動哺育我們成長,學生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教育(板書),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老師呢?是的,我們應該尊重老師(板書)我聽了同學們的話很感動,我一定把你們對老師的深情,轉達給全校的每一位老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作為老師,最大的愿望就是學生健康的成長,你們一點一滴的進步,都會給老師帶來快樂和幸福。希望你們在老師的教育下快快成長,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五)、布置下課題學習:
1、開展實踐活動。
(1)科代表和小組長負責組建6個小組,然后教師幫助學生協調分工將要采訪的人。(分別采訪校長、清潔阿姨、食堂伯伯、門衛室的校工、圖書室管理的老師、大隊輔導員)。
(2)寫出調查訪問計劃。
①學習寫訪問計劃。
②各小組制定計劃。(播放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作為背景音樂),教師巡視指導。
(3)各小組討論交流。
(六)、作業:
課后各小組長聯系自己小組要訪問的人。(校長、清潔阿姨、食堂伯伯、門衛室的校工、圖書室管理的老師、大隊輔導員)
附板書設計:
老師教育我成長
愛心 行動
老師 學生
尊重 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