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二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識點
上學期間,是不是聽到知識點,就立刻清醒了?知識點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最具體的內容,有時候也叫“考點”。還在為沒有系統的知識點而發愁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識點1
1.人類活動對演替的影響
(1)人類活動對生物群落演替的影響很大。人類有目的、有意識進行的生產活動可以對生物之間、人類與其他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關系。
(2)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
①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殺動物等生產活動,使群落向不良方向演替,不利于生態系統穩定性的維持。
②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等生產活動,使群落演替向
良性方向發展,對于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外來物種的引入
(1)人類活動中,會有意或無意地將一個新物種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在適宜條件下,新物種會迅速成為優勢種,破壞原有群落的穩定性。
(2)外來物種的負面影響
①影響生物的多樣性
外來物種由于缺乏天敵造成大量繁殖,使本地物種生存空間變小,甚至影響到本地物種生存,降低物種多樣性。
②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
外來物種大量繁殖形成優勢種,使本地物種已適應的.棲息環境發生改變,破壞了本地生態系統原有的相對穩定,導致生態系統的平衡被破壞。
3.退耕還林、還草、還湖
(1)我國存在的問題:過度墾荒造成水土嚴重流失,江河排洪能力下降及土地嚴重沙化。
(2)措施:2003年1月20日起開始實施《退耕還林條例》明確提出退耕還林、還草、還湖,退牧還草。
(3)目標:到2010年將使長江上游地區和黃河中上游地區75%的坡耕地和46%的沙化耕地被森林覆蓋,湖泊面積擴大,調節氣候和洪水流量的功能大大增強。
高二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識點2
一、群落演替的定義
群落演替是指群落隨時間的推移,一定區域內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所替代的過程。
二、群落演替的原因
①植物繁殖體的遷移、散布和動物的活動性。
②群落內部環境變化
③種內和種間關系的改變。
④外界環境條件的變化。
⑤人類的活動。
三、群落演替的類型
群落的演替按發生的基質狀況可分為兩類:
1、初生演替
(1)概念: 在一個從來沒有植被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發生于以前沒有植被覆蓋過的原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叫做初生演替。)
(2)過程:
①旱生演替:裸巖階段→ 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②水生演替: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濕生草本植物→灌叢、疏林植物→喬木。
(3)特點:演替緩慢。
2、次生演替
(1)概念:在次生裸地(原群落被破壞、有植物繁殖體)上發生的演替。
原來有過植被覆蓋,以后由于某種原因原有植被消滅了,這樣的裸地叫做次生裸地。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如能發芽的地下莖)的地方發生的演替。如火災過后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
(2)過程:棄耕農田→一年生雜草→多年生雜草→灌木→喬木
(3)特點:演替快速。
特別提醒: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自然的演替速度和方向進行。
四、群落演替的特征
①方向:一定的方向性。
②能量:總生產量增加,凈生產量逐漸減低,群落有機總量增加。
③結構:營養結構復雜,物種多樣性增高,穩定性增強。
④生活史:生物個體增大,生活周期變短,生態位變窄。
⑤物質循環:開放轉為封閉,交換速度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