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元宵節為什么要鬧花燈初二說明文
農歷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慶典元宵節,又稱燈節。古時候,一到過年,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普天同慶。當時掛燈于門上,除了節日期間照明之外,多是為了增添節日氣氛。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動是和燈連在一起的,至元宵節這天人們不光吃元宵,觀燈、賞燈也是延續了xx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稱燈節。
燃燈之俗始于漢代,東漢順帝年間,張道陵創建道教,把正月十五定為上元節,這天要燃燈祭祀太乙神。此俗歷代相沿,到隋朝時,每年還要舉行盛大燈會,招待各國使節
元宵節成為燈節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xx年)正月十五重開宵禁,命點千盞花燈,張燈三夜,成為一時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間,放燈時間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為興盛。故有宋時湯圓隋時燈之說。而且在宋代出現了燈謎,即將謎語系于燈上,使人們在賞燈之際伴以猜謎,更添情趣。燈謎一詞即源于此。明永樂七年,宮廷下詔元宵節自十一日始,賜節假十日。成為歷代最長的燈節,也形成了全民性的節日。到了清代,燈節假日改為四天,但盛況不減。從正月十三上燈,十四試燈,十五正燈。一直熱鬧到十八落燈整個新春佳節才算落下帷幕。
【元宵節為什么要鬧花燈初二說明文】相關文章:
元宵節為什么要鬧花燈在07-05
元宵節為什么要鬧花燈07-03
元宵節為什么要鬧花燈作文06-22
元宵節鬧花燈日志07-05
元宵節鬧花燈的寓意07-04
元宵節鬧花燈的由來04-02
元宵節鬧花燈作文04-18
元宵節鬧花燈的作文07-10
元宵節鬧花燈習俗07-12
元宵節鬧花燈的來歷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