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論語》的感悟感受
第二句話雖然出自2000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今天仍有教育意義。“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了一個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到很多的人,而很多的人都有許多的長處要我們學習,可以成為我們的老師。拿我們班來說吧,在這個50多人的集體內,就有許多的小“能人”,有的擅長畫畫;有的通曉中外地理;有的具有歌唱家的天賦……多向這些同學學習學習,不就可以讓我們這些置于萬頃綠田中的小苗增添一些知識的養分嗎?如果說拜能者為師是理所當然的話,那么“不恥下問”就不容易做到了。
首先,你要放得下架子,虛下心來。真心實意地向不如自己的人學習。多少事實證明能“不恥下問”的人是偉大的!我國老一輩革命家徐特立同志。1920年去法國勤工儉學時就已是湖南省教育家了。
可是到了法國以后,這位40開外的“老學生”卻寧愿當小學生,甚至向在公園碰到的法國小朋友學法語。我國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每寫好了詩,都要拿到鄰居家老婆婆那念給她聽,問她哪里不明白,要修改。我國西漢杰出史學家司馬遷,為了撰寫《史記》,在去各地游歷的過程中,虛心向平民百姓請教,采訪史實。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乘“貝格爾”號去各地考察,每到一個地方都要把當地的人請來,詳細詢問那兒的地形和生物的特點。
是!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40開外的教學家知識淵博;“丁”字不識的老婆婆當然沒有白居易那樣的詩才;平民百姓哪有史學家見識廣;終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哪有生物學家的智慧和才能!如果沒有這些平凡的人,哪能有這么多的名人出現。朋友,讓我們拜能者為師又不恥下問吧!成功的大門向我們敞開著!
【讀《論語》的感悟感受】相關文章:
讀《離職感受》的感受07-12
讀論語心得感想05-16
讀論語的心得感想11-13
《論語感悟》有感02-15
讀《論語》有感(精選)07-09
(經典)讀《論語》有感08-25
讀論語有感11-26
經典讀《論語》有感11-20
讀《論語》有感10-22
讀《論語》有感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