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春節貼門神的來歷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門神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貼門神的來歷,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貼門神的來歷
古時候人們認為桃木能夠壓制百鬼,可以用來辟邪,所以春節時候掛在門上當做門神。在傳說中,門神的來歷是能夠捉鬼的倆個兄弟分別為神萘郁壘,在《黃帝書》中曾提到,有神萘郁壘倆兄弟在一顆桃樹下檢閱百鬼,如果發現有惡鬼害人就把他綁了喂老虎。所以后來人們就用倆塊桃木板上畫上神萘郁壘的畫像貼在門上,用來驅鬼。
事實上真正在史書上記載的門神卻不是神萘郁壘這倆兄弟,而是一個古代的勇士,叫做成慶。而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就由秦叔寶和尉遲敬德倆人所取代了,這就是史書上門神的來歷演變。而在四大名著中《西游記》的記載更加詳細:涇河龍王為了和一個算命先生賭氣,觸犯了天條。玉帝命令魏征為監斬官,涇河龍王為了脫罪,連夜入了唐太宗的夢里,向他求情,想讓他在監斬的那日拖住魏征,李世民見其態度誠懇可憐,于是答應了他,在監斬那日果然拉住魏征下了一整天棋,不料魏征突然倦極打了個盹,居然在夢里監斬了涇河龍王。涇河龍王死后抱怨李世民不守信用,放了魏征去監斬,結果害了他,日夜在太宗夢中哭號,太宗夜不能寐,有人提議:讓大將軍秦瓊、尉遲恭持鎧甲武器為他守門試試效果,于是李世民采納了,當夜果然沒有入夢,太宗一夜好眠,于是讓秦瓊、尉遲恭日日為他守門,結果倆個大將日夜不得休漸漸憔悴,太宗見其太過辛苦,于是便命令畫師畫了秦瓊和尉遲恭的畫像貼在門上。于是后人便代代相傳下來,每到過年的時候便貼了倆位將軍的畫像當做為門神,以上即關于門神的來歷。
門神是誰
門神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追古述今,在最早的時候古人認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夠驅鬼辟邪,所以每逢過年都會在門上掛上“桃符”,在《黃帝書》中曾提到,有倆個捉鬼神將神荼和郁壘來統領游蕩在人間的鬼魂,如果發現有惡鬼害人就會誅殺掉,所以那時人們就把他們二人的畫像刻在桃木上,雕成倆個桃人,掛在門上當做門神。這就是最早時期門神是誰的答案。
門神是誰這個問題從唐初后就由大將軍秦瓊、尉遲恭倆位所回答,在《隋唐演義》中曾記載,有一段時間唐太宗情緒很不好,夜不能寐。
因為他每夜都可以聽到宮里有人在投擲石頭和瓦片,鬼哭狼嚎,整個后宮都不得安寧,無法睡眠,所以在白天的時候他心中惶惶十分害怕,于是就把這件事告訴了眾位大臣,集思廣益,后大將軍秦瓊毛遂自薦說:“微臣戎馬一生,殺敵人就好像砍瓜切菜一樣,如果把尸體收集起來就如同聚集一群螞蟻,微不足道,怎么會害怕妖魔鬼怪?臣愿意和敬德披上鎧甲武器,替陛下把守宮門!”李世民很高興的同意了,當天晚上果然沒有事情發生,所以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就命令二位將軍夜夜守衛宮門,然二位將軍久不能寐,雙雙病倒。
李世民念其太過辛苦,于是命令畫師把他們二位的畫像畫下來。貼在門上,果然從此再也沒發生鬼魅作祟了,上行下效,至今民間所貼的門神還有秦瓊、尉遲恭的畫像。
春節貼門神的來歷
春節貼門神的習俗起源于古代的驅邪避鬼的傳統信仰。
門神是中國民間信仰中的一種保護神,據說可以驅除邪靈和惡鬼,保護家宅平安。最早的門神形象是神荼和郁壘,這兩位神祇據傳生活在東海度朔山中的一棵巨大桃樹下,監視并懲治惡鬼。后來,人們在春節期間將門神的形象畫在紙上或刻在木板上,然后貼在家門兩側,以期門神能夠守護家庭,帶來平安和吉祥。
隨著時間的推移,門神的形象和種類逐漸豐富多樣,包括了歷史人物、神話英雄等,但其核心功能仍然是驅邪保平安。此外,門神的祭祀日為正月十五日,而春節期間貼門神則是希望新的一年能夠得到門神的庇佑。
總之,貼門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僅是一種宗教信仰的體現,也蘊含著人們對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對家庭安寧的期盼。
【春節貼門神的來歷】相關文章:
歷史典故:門神的來歷07-02
關于“貼門神”的起源07-02
貼門聯和門神春節傳說故事07-09
除夕貼春聯和門神的故事12-16
新年貼門神的習俗介紹07-03
2016貼春聯簡介及來歷07-02
立秋貼秋膘的來歷06-28
春節年畫門神上的人11-02
春節的來歷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