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通俗唱法的咬字技巧
歌唱中咬字發音的橫豎、前后、寬窄的簡單分類,不是人為主觀臆斷的如何,我們只能順應字音客觀存在的發音規律加以集中、歸納、.調整、改造。歌唱中橫字豎咬、豎字橫咬;前韻母后咬、后韻母前咬;寬韻母窄咬、窄韻母寬咬的分類,主要是從歌唱語言發聲的技術要求出發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通俗唱法的咬字技巧,歡迎閱讀。
由于韻母舌位高低不同,口腔開度大小不一,因此聲音的色彩、響度、口形的寬窄均有差異。歌唱為了使聲音色調一致、線條統一,須將口形寬窄不一的韻母,分別采用寬韻母窄咬和窄韻母寬咬的不同方法咬字發音。
1、寬韻母窄咬
韻母a舌位低,口腔開度較大,聲音較響。凡是由單韻母a或者是由a組成的復韻母作韻腹構成的發音,都屬于寬韻母一類。寬韻母的字,歌唱中聲波容易從口咽腔內傳導出來,聲音比較開,音量相對來說比較大。但這一類字音容易橫、咧,表現力較差。在較高音域中,口咽腔狀態不利于聲波通向頭腔。為了避免這些缺點,就要采用窄咬的方法,使口咽腔狀態變得窄一些、圓一些、立一些,聲音的著力點的位置靠后些,也就是唱a時,隨著音的不斷升高,口咽腔逐漸加入u的成分。ao雖然稱作寬韻母,但在歌唱拖腔中隨著音樂時值的延長,a的成分越來越少,o的成分逐漸增多,就自然地彌補、調整了a的發音弱點,同時達到了"窄咬"的要求。因此,這里需要強調一下,凡是韻母ao構成折"遙條轍"韻的字,就不必要再用"窄咬"。
2、窄韻母寬咬
韻母i.、yu是前、高舌位;er是卷舌音;e雖是半低舌位,口腔開度呈半開的自然狀態,但由于常與介母i. yu相拼合組成字,因此這些字的口腔開度也比較小。o是半高舌位,口腔開度呈半閉狀態;u是高、后舌位,口腔開度呈閉合狀態。故凡是由韻母i/e/o/u分別作韻腹或作韻尾的復韻母都稱窄韻母<包括er在內>。窄韻母由于舌位較高,口腔開度較小,口咽腔內空間也小,聲音容易擠、窄,不符合歌唱的聲音要具有較大的問題是和穿透力的要求。為了彌補窄韻母字音的不足,改善聲音的色彩和響度,歌唱時對窄韻母要采用寬咬的方法。
窄韻母寬咬,就是將窄韻母在口咽腔發音部位、形態基本不變的前提下,適當擴大字音在口咽腔空間空間內的容量。具體方法就是保持口咽腔圓、立、豎的一定形態,抬軟口蓋,盡量張開嘴巴,穩定喉節,使聲音嘹亮、貫通、流暢。窄韻母寬咬的范圍還包括懷來轍韻。雖然它的韻腹是由舌位低、口腔開度較大的a組成,但它的字頭卻由高舌位、口腔開度小的u介母組成。
故此強調,歌唱中凡是ai韻母的懷來轍歸韻,也要采用窄韻母寬咬的方法。例如外國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的一首著名詠嘆調《你們可知道什么是愛情》,就是懷來轍,要運用窄韻母寬咬的原則。
以上三種分類,橫豎、前后、寬窄,都是運用辯證統一的方法,從不同的方面加以論述。歌唱的技巧就在于,對字音本來利于歌唱狀態的,揚其所長;對不利于歌唱狀態的,要避其所短。這是歌唱中咬字發音的基本法則,不了解這一法則,不僅得不到優美動聽的歌聲,還會違反生理器官正常合理的運動狀態,導致發聲器官損傷的后果。當然,這些法則也須靈活掌握,不可機械地運用,它的宗旨是在于,塑造聲音的美好效果。
這里還有幾點需要說明的是:
歌唱中咬字發音的橫豎、前后、寬窄的簡單分類,不是人為主觀臆斷的如何,我們只能順應字音客觀存在的發音規律加以集中、歸納、.調整、改造。歌唱中橫字豎咬、豎字橫咬;前韻母后咬、后韻母前咬;寬韻母窄咬、窄韻母寬咬的分類,主要是從歌唱語言發聲的技術要求出發的。
以上的分類是根據不同制約條件分別論述的,即唇形的圓展,舌位的前后、高低;口形的開閉。以韻母i.為例:既要采用橫字豎咬的方法,又要注意前韻母后咬、窄韻母寬咬的特點。歸納起來,字腹的7個主要韻母的分類有五種:
橫字豎咬、前韻母后咬、窄韻母寬咬,包括i/er;
橫字豎咬、前韻母后咬、寬韻母窄咬,包括a;
橫字豎咬、后韻母前咬、窄韻母寬咬,包括e;
豎字橫咬、前韻母后咬、窄韻母寬咬,包括yu;
豎字橫咬、后韻母前咬、窄韻母寬咬,包括o/u。
盡管在歌唱語言發音的訓練中,我們講了幾種的方法,但在實踐中,也不要形而上學。有時,為了某處藝術效果的需要,還要特殊地處理,靈活對待。但既便如此,也還要從整體上,大局上,規范統一,字正腔圓、橫豎相當、前后適度。從而使歌唱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收到感人的藝術效果。
【通俗唱法的咬字技巧】相關文章:
通俗唱法的技巧和運用06-25
通俗唱法的藝術特征07-02
民族唱法的技巧08-04
民族唱法的發聲技巧06-24
民族唱法的訓練技巧06-24
民族唱法的演唱技巧06-24
淺談通俗唱法教學方法的創新論文07-03
關于民族唱法發聲技巧06-27
流行音樂唱法技巧07-01
通俗歌曲演唱技巧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