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腦電源內部結構的簡介
EMI電路:EMI是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英文縮寫,是指電磁波與電子元件作用后而產生的干擾現(xiàn)象。市電進入電源之后,第一個經過的就是EMI電路。它作用就是濾除市電中的高頻雜波,去除干擾。然后把相對純凈的交流電送到整流橋,經過整流橋到達PFC電路。
在單獨電路板上的EMI
焊接在電源口上的EMI
PCB上的二級EMI
沒有EMI電路的后果是很嚴重的。220V交流電直接送到整流橋去整成直流電。對電源本身和電腦主板等都是極大的損傷=A=。沒有EMI的電源絕大多數(shù)都是小品牌的山寨電源或者假電源。同時,沒有EMI的電源一般使用的被動PFC也是假的,僅僅是一條導線。
PFC電路:
PFC的英文全稱為“Power Factor Correction”意思是“功率因數(shù)校正”。功率因數(shù)指的是電源對電網供給的電能的利用效率。功率因數(shù)越高代表其對電網電能的利用率越高。功率因數(shù)的高低跟咱們自家電費無關,只是提升電網供電的利用率。PFC目前有主動式PFC,被動式PFC和交錯試PFC。
被動式PFC:
低端電源常用,特點是PFC電感獨立固定在電源殼上。
一種是一個真的PFC電感。一般進出的兩條線顏色不同。內部是銅絲。有的還有一個電容包裹在里面。
另一種是假PFC電感。就是膠布包著鐵塊。假PFC電感一般是一根線從膠帶里繞一圈就出來,所以通常線的兩段顏色是一致的。像圖中這種連連接線都沒有。
高端電源常用的交錯試PFC。通常挨著大電容。
跟一般主動式PFC唯一不同的是,一般的主動式PFC是一個電感。交錯試的是兩個相同相鄰的電感而已
結構簡介
先簡單說下工作流程:
220V市電進入電源后先到達高壓一側的EMI電路先濾波,然后經過整流橋整流后到達PFC電路再次濾波,在到達變壓器通過變壓器輸出12V 5V 3.3V各路低壓。低壓一側經過濾波等處理后供給主板使用。
就這么個簡單的玩意
這里對電源結構只做一個簡單介紹。方案不一樣的話,同樣結構的電源元器件布局會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不確定是什么結構可以搜索一下相關評測。
被動式PFC+半橋拓補+單磁放大(絕大多數(shù)額定三百五十瓦以內的電源都采用這種結構)特點是一大兩小三個變壓器,兩個小變壓器挨著。輸出一端有一大一小兩個電感。
這種結構的電源在低端小瓦數(shù)很常見。很電套多機基本上用的也是這種結構的電源。優(yōu)勢是成本較低,只要不縮水太厲害品質也有保證。缺點是結構轉換效率不高,容易制作導致假電源太多。下面來對比一下真假電源。
這是一個真長城電源 額定270W
不知名的某山寨電源。 沒有EMI。電源口直接飛線到PCB上。PFC也是假的。(前面的無線PFC就是這款電源的。)
主動式PFC+雙管正激+單磁放大(現(xiàn)在的低端主流。比如:臺達NX350,450,航嘉jumper450B,jumper500。游戲悍將紅星R500M)特點是一大一小兩個變壓器。輸出端有12V、5V,3.3V兩個電感。變壓器旁邊有一個小的磁放大電感。
注:單管正激的電源在市面上現(xiàn)在并不多見所以不多說,常見的一般都是雙管正激。單管雙管的識別方式是看開關管數(shù)量。
現(xiàn)在電源大多數(shù)都是這種結構,小到三百瓦,大到七八百瓦的都有,優(yōu)勢是技術成熟,對用料要求相對LLC要低,成本容易控制。缺點是轉換效率不高,單磁放大高負載較為吃力,建議只考慮額定450W以內的單磁電源。
主動式PFC+雙管正激+雙磁放大(常見但不多見。比如;老版本航嘉jumper600 550,老版的安鈦克VP550P)特點是一大一小兩個變壓器。輸出端有12V,5V,3.3V三個電感。變壓器旁邊有兩個小的磁放大電感。不過因為成本和實際性能表現(xiàn)的關系大多數(shù)都沒有使用雙磁放大而是直接去做了DC-DC。
主動式PFC+雙管正激+DC-DC(常見但并不多見,比如:臺達NX550 NX650)DC-DC的特點是在輸出端有兩個小電路板,上面有電感。
因為轉換效率不太容易上去不討小白用戶喜歡的關系,這種結構被使用的不是很多。它擁有上面兩個的全部優(yōu)點,缺點也就剩下一個轉換效率了。
那兩個有線圈的小電路板就是傳說中的DC-DC模塊
主動式PFC+諧振拓補+DC-DC(LLC半橋諧振(比如振華的冰山金蝶),全橋諧振(比如海韻X650)等)特點是大多一個大變壓器兩側有兩個小變壓器,大的是主變壓器,小的分別是待機變壓器和諧振電路驅動變壓器。LLC據(jù)說是振華的專利。缺點是對用料要求高,后期縮水的情況很普遍。優(yōu)點是轉換效率高。
看吧里有一些低端LLC吹看著挺煩人的。LLC諧振天生缺點是動態(tài)差,靜態(tài)紋波大。所以要用質量較好的日
系電容來彌補這方面缺陷。不知為何這在那些LLC吹嘴里就變成了“高方案,用料棒”了。如果不堆電容的話這電源在評測的時候就沒法看了,所以不得不堆。LLC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轉換效率高,輕松上牌子,然后就可以賣高價。現(xiàn)在競爭的多了其實也還好,價格也不是太離譜。問題就在于后期很多都會把日系換成臺系,或者日系臺系混用。某大陸廠商甚至直接用國產電容。
前面說過了,設計方案不一樣的話,同樣結構的電源元器件不會在同一個位置。所以有一些會有偏差。比如像全漢金甲戰(zhàn)神900那種兩個主變壓器的。如果一眼看不出是什么結構的話。還是百度一下評測比較好。判斷錯誤會有時候會對正確選擇造成影響。
主動式或交錯試PFC+全橋拓補(高端貨。比如安鈦克HCP1200)沉默醬對這個結構的印象是有很大的主電容。主變壓器個頭也要大一些。
交錯試PFC+全橋+2DC
其他的還有像全漢自家的主動式PFC+有源鉗位正激+單磁放大(全漢的AU,AS,RA系列)也是一個轉換效率比較高的結構。對用料有一定要求,但是全漢就是敢縮而且返修還出奇的低。
常見的也就這些。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只要做一個基本的了解方便自己選購就好。
【電腦電源內部結構的簡介】相關文章:
電腦電源檢測方法07-11
筆記本電腦的內部結構07-02
電腦電源維修經驗分享07-04
電腦開關電源維修圖解07-03
我的電腦簡介作文07-01
廣東太格爾電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簡介07-02
解決電腦插上電源就自動開機問題07-03
我的電腦簡介作文400字07-04
貴州新華電腦學院簡介06-28
惠普家用電腦的電源主板保修時間是3年嗎?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