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五年級的第五年教師筆記
又是一年開學季。
今年,又一次踏上五年級的講臺。掐指算來,這應該是我第五年教五年級(西師版)。
回顧前四年,第一至三年時,都是因為商丘市名師評比,而一直在這個年級頭。第四年的時候,是因為家有小兒出生,學校考慮到輕車熟路,便又一次邁進五年級的門檻。今年,再次接任五年級,的確,心中有著很多想法。
還記得第一年教五年級時,那是2008年下鄉支教。鄉下的孩子與我校的孩子學習方法有所不同,為了讓孩子們適應,我做了很大的調整。28個孩子跟著我學會了預習課文的方法,形成了我教學預習的四步驟;28個孩子跟著我學會了讀書,每天十分鐘讀文學著作成了孩子們的精神食糧;28個孩子跟著我學會了愛上古詩,每周兩首古詩的學習,讓我和孩子們共同感受到了中華文學的博大精深;28個孩子跟著我學會了每課一感受,堅持寫作成了我和孩子們的共同愛好……
也許正是環境的改變,所以教學思想、教育方法也跟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在這些變化中,可喜的是不僅僅是孩子們有所收獲,更重要的是我也獲取了自己的資源。
于是,在后來的幾年里,對于五年級的情感似乎更深更濃。
再次接手五年級,我想讓孩子們跟著我有著更多的收獲。
經過幾年的總結發現,六年級的孩子在去商丘等考試后,都會在語文方面失分嚴重。難道是因為我們教育的孩子水平差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與市實小的孩子們海聊后,我認真思考我們的教學方式,的確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除了版本的不同外,我們究竟還存在哪些問題?
教學視野,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教學中,很多老師都容易犯這樣的錯誤,我把課本教好了就可以了。于是在講讀課文時大動干戈,分解文本,記畫重點字詞句段的意思,孩子們的書上滿滿的,背得滾瓜爛熟,卻在考試時,只能應對那些應試題目,而無法進行擴展。所以這么多年來,一直在小學高年級段,也一直在努力著這個問題,對于孩子們,我們教語文,究竟該教孩子們些什么?我們究竟該怎樣定位自己的教學?
帶著這些問題,我想我的今年的五年級這樣定位我的語文教學:
文本教學定位要準。在教學中,我們最容易干的一件事,那就是跪著教參教書,不敢跳出框框來表達自己的教學思想。而我認為,只要是我們能夠走進孩子們內心世界,讓他們能在文本語言的世界里找到有用的材料,就是最好的語文教育。因此,我還會繼續我常年來一直堅持的原則“思想主題明確,知識分析到位”。
拓展文本閱讀要準。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每一課的主題都會很鮮明,如果我們除了教學文本內容外,再為孩子們推薦一些與文本主題或寫作方法相似的文章,會對孩子們的學習有著不可估量的鞏固作用。因此,拓展文本閱讀也是我本學年努力的方向。
語文知識積累要準。五年級的孩子了,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求知欲、表現欲都很突出,所以,增加一些課外知識,應該是孩子們渴求的。在本學年,我將會利用晨讀時間,為孩子們補充《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通過對以前這一實驗的分析與總結,這并不能占用孩子們太多的時間,而對孩子們的語文知識積累,卻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另外,我準備利用每周一節課的時間學習《小學語文知識大全》的內容,擴充孩子們語文學習的局限性,擴大知識面。最后,我還要堅持每天十分鐘的閱讀,讓孩子們的閱讀成為一種習慣。這種閱讀是放學后十分鐘,利用放學低年級走路隊的時間進行的。當然,孩子們每天早起及睡前十五分鐘閱讀,也要繼續堅持。
作文提升方法要準。本學年,我將堅持前些年的一些作文實驗,具體到每一篇課文的學習后都有一篇百字感受。從文本的內容及知識點,將“百字學后感受的作文”進行明確的分類訓練。相信,孩子們的作文水平定會有所提升。
語文,本身就是一種精神的傳承,知識的積累,拓寬孩子們的知識面,積累各類知識,提升孩子們的各種表達能力,孩子們將終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