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端午節300字周記(精選28篇)
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動,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周記吧。周記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300字周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300字周記 1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我們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我們有獨特的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今天,就讓我給你介紹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吧!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重五、端陽、端午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這天,家家戶戶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人們在這天還要懸菖蒲、灑雄黃水、掛艾枝、喝雄黃酒,殺菌防病。傳說端午節源于屈原。他是楚王的大臣,他倡導富國強兵,聯齊抗秦,遭到反對,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屈原悲憤,寫下了絕筆之作《懷沙》后,投汨羅江身亡。他死后,有人打撈他的身體,有人投飯團,后來怕飯團被蛟龍吞食,就用欄葉抱起飯團,投下汨羅江,這就成為今天的粽子。
我家也有過端午節的習俗呢!因為要吃粽子,所以媽媽要包粽子。首先把糯米用欗葉包成一個三角形,角要尖,然后放入3—4顆大紅棗,用欗葉裹緊,系上五彩繩,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媽媽一個個地做著,汗水無聲的落著,終于,把粽子都做好了。接著就開始煮粽子,一般要煮一、兩個小時才會又香又糯。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鍋蓋,陣陣粽香向我襲來,我嘗了一口,啊多么美味的粽子!這是媽媽用辛勞的汗水為我制作的美食,我永遠都不能忘懷。這就是我家的端午節!
端午節300字周記 2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從古到今有許多關于端午節的典故,如屈原,伍子胥等。
每到端午節,我家門上都會掛上一把菖蒲和艾草,那是媽媽買的,門口就飄著一股特殊的香味了。我搞不懂這是為什么,就去問媽媽:“媽媽,為什么要掛菖蒲和艾草呢?”媽媽摸摸我的頭說:“端午節有許多的傳說,其中就有說這一天是個惡日,有各種蚊蟲妖邪出現。艾草是用來除蟲的,它的香味能夠驅趕蚊蟲,菖蒲是用來避邪的,意寓著健康平安。而且干的'艾草葉用來給你們洗澡可以保護皮膚哦!甭犃藡寢尩慕榻B,我才知道原來它們都是好東西呀。
在端午節的這一天,我家的菜會特別豐富,媽媽總會按照外婆家的風俗,給我找與“黃”字有關的菜:紅燒黃魚,涼拌黃瓜,蒸咸蛋黃……而爸爸也會親自下廚燒一盤大肉,里面有整個雞蛋和大蒜。不管我們愛不愛吃,爸爸都要求我和弟弟每一樣都吃一點。要是在老家過節,奶奶還會給我們的脖子上和手上綁上由幾種顏色組成的彩線。
現在有許多國家都過起了端午節,韓國已向世界教科文組織申請了端午節。希望我們的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端午節300字周記 3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甭牭竭@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制品和絲線繡的,包里除了裝些雄黃、蒼術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征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端午節300字周記 4
中國的傳統文化好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有過年的倒福、中秋節、還有端午節,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端午節。
傳說楚國的皇上是一個昏君,只顧吃喝玩樂,屈原卻說無效就投江自盡了,他投江時候還抱著一塊巨大的石頭,因為這樣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在也上不來了。
屈原投江以后兩岸的'老百姓劃龍舟去救屈原,人們把江都找遍了,但還是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在這個緊張危險的時候,突然有一位百姓站出來,他說我們就不了屈原不要緊張,我們可以丟魚和蝦愛吃的東西比如:粽子、雄黃酒、蛋等東西去江里……
從此,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端午節,人們一到端午節就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
時間慢慢長久了,傳統文化也慢慢流傳下來。
端午節300字周記 5
今天早晨起床,就聞到一股粽子的香味,期盼已久的`端午節終于到了。
我和爸爸媽媽要去大姨家玩。到了大姨家,我看到妹妹在溜冰;我也想學,于是妹妹脫掉鞋子,給我玩。我穿上溜冰鞋,媽媽讓我原地踏步,一開使我心里害怕,摔了許多次,眼睛里直冒金花!
漫漫的,我掌握了技巧終于學會了溜冰,心里驕傲自滿!滑著滑著就倒了。大姨對我說:“即使你學會了溜冰,也不能夠驕傲自滿哦!加油啊!”
聽了大姨的話,我回想我在學習上只要取得好成績,就會驕傲自滿。然后成績就一落千丈!
我想自己不能夠再驕傲了,因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瘪R上就要期末考試了,我不能貪玩了,也不能驕傲。因為分數只能代表一時,不能代表一世!
這是多么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300字周記 6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非常有學問,一直在楚王身邊做官,在屈原盡心盡力的扶持下,楚國日益強大、富裕起來?墒牵镁安婚L,昏庸無能的國君聽信子蘭等人的讒言把屈原流放到了邊疆去做苦力。
在流放期間,屈原聽到國土和國都都被敵軍占領了,到處都是戰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悲痛之極他寫下了《離騷》這一首詩,便獨自一人來到汨羅江,懷抱一塊大石頭縱身跳入江中。百姓聽到這一消息之后,含著淚劃船去打撈屈原的'尸體,后來人們便包起了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魚兒吃得飽飽的,不去傷害屈原的尸體。這個不幸的日子便是五月初五。
聽了粽子的來歷,該聽賽龍舟的來歷了。
當時百姓們舍不得屈原,便四下尋找。順著河流一直來到洞庭湖也不見蹤跡。后來人們把竹筏改造成了龍的摸樣,因為魚蝦怕龍,便會四處散開,不去碰屈原的尸體。
端午節兒童還要佩戴香囊。香囊不僅可以驅邪,而且做工精美。里面有:香藥、雄黃、朱砂等配料。先把這些配料用絲巾包起來,然后再用五色線縫制,真是芳香四溢。
端午節300字周記 7
時間飛一般地流逝,往事如同過往云煙般,消散在記憶的深處。回望前年的端午節,再看看現在,任誰都會發出出于肺腑的話:“時間,過得可真快啊!”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離端午節還有那么兩三天,奶奶家早就忙開了!那天一早,奶奶就去了菜市場,買齊了包粽子所要的東西。將這些東西一一洗凈,一一擺放在奶奶家的門前。呦!和前年差不多的情景,我依然還學著包粽子。即使是前年也學了一點的我,包的粽子依然是不堪入目的。拿起我包的粽子,輕輕那么搖一下,你就會看見大把大把的糯米撒下來。外強內干罷了!
嘔!又是一年的端午節!不知道明年的端午節會是什么樣的呢?也許一天天長大的我,有一天會不再期待這端午節把。但我依然堅信,無論如何這會是我童年中一個美好的回憶!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身處去家中,正想著該如何將這篇作文寫下去。而遠處傳來的吆喝聲,加油聲。令我無法再靜下心來!一年一次的劃龍舟呵!要是從前的我,我想現在早就已經跑出去了把。然而,現在我正被這一堆堆的.作業所牽絆著。無法控制自己想看的欲望,最終還是探出了頭。河邊早已經有了大批大批的人了,龍舟上,一個個壯年男子都在用著力,總希望自己的龍舟能賽過別人的。
又是一年端午節!真不知道下一次的端午節會是什么樣子的呢?感覺上有點小小的期待哦!
又是一年端午節!年復一年,然而快樂是不是也要年復一年呢?
端午節300字周記 8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好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
端午節300字周記 9
星期三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我起了床,今天的早飯是粽子。粽子是用粽葉把糯米和各式餡料包起來,再用繩子系緊。在粽子里,我最愛吃肉餡的。因為里面的肉是在各種調料中浸泡過的,所以蒸過之后特別好吃。
早飯吃好后,我們出了門。我看見門上掛了幾根艾草,聽說那是辟邪除病用的。在路上,我從老奶奶那買到一個漂亮的'香袋。這香袋上有彩色的條紋,上面系著一條長長的,漂亮的掛繩。我拿在手上聞了聞,有一股中藥的味道。后來我才知道里面放著艾草粉。
聽媽媽說,端午節還有一個習俗是賽龍舟。一條條龍舟,好似水龍一樣,在湖面上翻騰起伏。龍舟上的人用力地劃著槳,還有人敲著鼓,仿佛是在催龍游得快些。大家你追我趕,奮力向終點劃去。
端午節是用來紀念屈原的節日。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重視它。
端午節300字周記 10
每一年的端午節都搞得非常的,雖然天氣很熱,但人們的的心情卻很興奮,過節的氣氛很濃。
端午節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沒有被國王采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后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端午也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
在我國大多數地方端午節都是吃粽子與賽龍舟,而在我的家鄉會吃一種用麥餅包餡的東西,餡料多得很,有黃蟮,有肉片,有雞蛋,有炒面………都會被裹在麥餅里面。在那一天,外婆做了一桌子好菜,飯桌上,我們一家人邊吃邊聊,屋子里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彌漫著香噴噴的味道,我開心級了!外婆還會在門前掛艾草,聽說用來避邪驅蚊的,好講究!
我想:過端午節真好,我真想每天都過端午節,天天吃好吃!
端午節300字周記 11
五月初五,我隨媽媽回老家過節。
一早,我打開電視,找到賽龍舟的直播,幾只小舟乘風破浪,使在起伏不定的浪花既有翻出的可能,我緊張極了。一只都穿紅衣服的隊伍十分賣力,可是事與愿違,他們當沖到最前面的.時候,一個浪頭擊破了他們的積極,逐漸被追上了。一聲吃飯了,使我來到餐桌前。幾片綠粽葉裹著糯米,糯米中又裹著肉,深受我的肚子所愛。可是據報紙稱吃粽子不利與高考,是否吃哪?不久,我的肚子戰勝了,接連吃了2個粽子(偏大的粽子)。
端午沒有“五黃”就不成端午了,可是如今黃鱔、黃魚、黃酒、黃瓜、咸鴨蛋價格大有增長,我也不好免俗,吃了個咸鴨蛋。
端午歷時2000多年,有著長久的歷史,是一個非物質財富(自認為)。
端午節300字周記 12
過兩天就是端午節了,每年家里都要包粽子?粗笕藗兠η懊,我心里真著急。今天我決心要學學包粽子。
準備工作做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照著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
但是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包住了這邊那邊漏出來了。弄得我手忙腳亂,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媽媽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重新把粽葉包好。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一個步驟——扎棕繩。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媽媽。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很不容易。
端午節300字周記 13
今天,我玩兒的非常開心。
在我待得很無聊的時候,突然,有一陣開門的`聲音,我專注地盯著門那。一開門,我看見了媽媽走進屋來。只聽媽媽對我說:“我們去姥姥家吧?”“真的!”我高興地都快蹦到屋頂上了。
我興奮地來到了姥姥家,就急匆匆跳到了姥姥的懷里?匆妺寢屚鶚窍氯,我好奇地追上去問“媽媽,您去哪兒?”“我去照花兒、櫻桃,你去不去”,媽媽說!叭ァ保掖饝。我接連著擺了好幾個造型,擺多了便有點不耐煩了,自己先跑回了家。
不知不覺,一個上午過去了,我們又要回家了。一到家,我驚訝的發現,爸爸回來了。我非常高興,因為我三天三夜沒有見到爸爸了,他去參加滅火了。
爸爸對我說“救活非常辛苦,還不能睡覺,防止死灰復燃。晚上輪流休息,參加滅火的人員很多是在馬路邊睡的。我發現,爸爸的皮膚都曬黑了,眼睛里還布滿了血絲。
今天晚上,我們吃了一頓團圓飯。希望從此,我們可以過上祥和安寧的日子。
端午節300字周記 14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我的家里會到處都飄散著濃而香的粽子味:有四角形紅棗赤豆粽、三角形豆板咸肉粽、枕式鮮肉粽。外婆還會給我帶上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編織的“長命縷”,真好玩!這一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每年的端午節吃晚飯的時候,我們一家子都會坐在一起,一邊吃著美味的飯菜,一邊聊天……媽媽告訴我,端午又稱重午,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所以端午節這一天一定要吃粽子賽龍舟。爸爸告訴我,端午節佩香囊、懸艾葉、菖蒲、懸鐘馗像是為了避邪驅瘟。外婆還教我一首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真是太有意思了,你一定也很喜歡吧?
端午節300字周記 15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在外婆家里過,過了一個很充分很快樂的一個端午節。
每年的端午節,家里人都要去割艾草,或是去街上買一些艾草回來,放在門口前,插在后院里,只要有空的地方你都能看到有艾草立在那里,整個房子就像被艾草包圍了一樣,一片綠色,像是一片綠色的絲巾。這個艾草它有寓意,艾草能驅蚊除蟲,也可以驅災辟邪。所以每年的端午節大家都會買一些艾草放在家里面。
到了中午,外婆會給孩子們系上紅繩,有的系在手腕上,有的系在腳懷上,有的系在脖子上。聽說這紅繩叫“長命繩”、“快樂繩”、“辟邪繩”。它是五色繩,它有青、白、紅、黑、黃,它們分別是木、金、火、水、土,可以強身健體,長命百歲。
晚飯到了,餐桌上的菜各色各樣,聞起來就香,中間盤就是魚了。大家聚在一起吃飯,幾桌的.人都滿了,他們滿臉的笑容,話有說不完的話。端午節很熱鬧呀。
端午節,真是別具一格,令人難忘得端午節。
端午節300字周記 16
過兩天就是端午節了,每一年家里都要包粽子。看著大人們忙前忙后,我心里真著急。今天我決心要學學包粽子。
準備工作做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照著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一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
可是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仿佛是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包住了這邊那邊漏出來了。弄得我手忙腳亂,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媽媽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重新把粽葉包好。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一個步驟——扎棕繩。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媽媽。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很不容易
端午節300字周記 17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也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的大詩人屈原的。據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大詩人屈原還寫過一首世界著名的詩,叫《離騷》。
端午節又稱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我還知道端午節有掛菖蒲、艾葉、薰蒼術、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過端午節的時候,在一個大桌子上,一起吃著香噴噴的粽子,到嘉興南湖的一條河邊,還看見他們賽龍舟!坝^看的人真多啊!”我不禁感嘆道!八麄儎澋谜婵彀,他們比得真激烈!”爸爸也說道。
中華傳統節日不僅僅只是端午節,還有話多其它節日,正等著我們去了解它們呢!
端午節300字周記 18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它有一個小故事。
戰國時期,屈原抱石投江自盡,老百姓敬仰他的為人,劃船到他投江的地方救人,又怕江里的魚蝦傷害屈原的遺體,就用粽葉包了糯米投向江里。這就是端午節劃龍舟吃粽子的由來了。而這一天,據說正是農歷五月初五。
不同地方過端午的習俗不盡相同,但吃粽子、劃龍舟、插艾蒿這些習慣大多一樣。
咱們荊門人過端午,又稱“過端陽”或者“送端陽”,是出嫁的女兒對爸爸媽媽的感恩節。這一天,女兒要帶著丈夫和孩子回娘家,還要帶著豐厚的禮品。爸爸說,在京山,人們通常送的是幾斤肉,而爸爸媽媽一定會蒸饅頭,做包子,好好地招待女兒女婿。媽媽說,在荊門送皮蛋、咸蛋、肉的.居多,老人要準備的也很多,不過一定不會忘了送女兒女婿幾把蒲扇,這既是因為夏天熱且蚊蟲頗多,也是因為蒲扇還有另外一個好聽的名字——福扇的緣故。
端午節300字周記 19
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各地有許多的習俗,讓我來介紹一下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吧!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古時候楚國人因不舍得屈原投江而死,所以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來紀念他,用劃龍舟來驅散江中的魚,免得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每到五月初,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粽子的餡品種許多,有豆沙粽、鮮肉粽、火腿粽、蛋黃粽等。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可以避邪驅瘟。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絲布,清香四溢,用五色絲線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在端午節,人們把插懸艾葉、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酒,殺菌防病。
現在我們更重視過端午節了,節日氣氛也越來越濃了,這些傳統習俗我們應該保持下去。
端午節300字周記 20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下面,告訴你們我家是怎么過端午節的吧。
到了每年的五月五日,家家戶戶都要掛艾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等活動。這種習俗是經過2000多年的演化而形成的。五月初五作為端午節的`原因是因為屈原就是在那天跳下汩羅江自殺的。賽龍舟的習俗也是從人們劃著小船去尋救屈原這種形式演化過來的。因為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他們就將竹筒里的米撒在水里。他們認為魚兒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了。后來這種活動不斷演化,到現在就成了粽子。這種紀念屈原的活動漸漸變成了一種風俗。
今年的端午,我們家掛上艾葉,包好粽子。等待端午節的到來,啊!終于到端午啦!我們家端上一盤盤好菜,將粽子端出來。下面要做什么呢?當然是開吃啦!你一個,我一個……大家吃的不亦樂乎。
我家的端午節就是這樣的,你家的呢?
端午節300字周記 21
今天早上我還在睡覺呢,奶奶就推醒了我。用5根絲線系在我的脖頸上,我疑惑的問道:“奶奶你在干什么呢?”奶奶笑著說:“今天是端午節呀,要給小孩佩戴長命縷!
我穿好衣服,走進廚房,揭開鍋蓋一看,一鍋粽子香噴噴的。我拿出一個粽子剝開,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我正準備出門玩一會,只見媽媽買來了大把的艾葉,并把它們放到了門前,我聞到一股幽香,那是艾葉發出的香氣。我問奶奶:“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奶奶說:“有一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聽說自己的`祖國被敵人占領了,氣的抱了一塊大石頭投江自殺了。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喂飽魚蛟蝦蟹,不再吃屈原的遺體!
我喜歡端午節,它是一個有意義的節日。
端午節300字周記 22
今天是端午節,大街小巷都彌漫著粽子的香味。在這個溫暖的節日里,我想親手包個粽子送個你,祝愿你端午安康!
我打開IPad,了解了包粽子的步驟和方法,便開始動手包了起來。別看粽子長得那么簡單,包起來可真不容易。不是葉子開裂了,就是米撒了一地。我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試驗了五個,終于成功了一個。我拿著親手包好的第一個粽子看了又看,滿意地笑了。這是一個很有特點的粽子,賣相不怎么好看,很小很小,迷你型的。我想,你一定會喜歡。
粽子煮好了,剝開外層的粽葉,那香噴噴的'味道撲鼻而來,頓時,口水淹了一畝地了。我最喜歡的是堿粽,沾上蜂蜜,咬上一口,軟綿綿的,香甜可口,那真是好極了!你呢?你喜歡什么味的?包個粽子送給你,快來吃吧!
端午節300字周記 23
快到端午節了,今晚我家包粽子。我也想學著包粽子,母親就一步步地教我:首先拿兩片粽葉,并排將寬的一頭重疊一小部分,再窩成一個小漏斗,但是這個小漏斗一定要是封口,一絲縫也不能留;再將糯米裝進去,用粽葉長長的尾部蓋上蓋子;然后還要加一片粽葉才把小漏斗里的糯米包裹得嚴嚴實實;最后用繩子將成形的粽子捆緊,就大功告成了!
今晚我一共包了三個粽子,其中兩個是在母親幫助下包好的,還有一個雖然樣子很古怪,但是我獨立完成的。我不明白為什么同樣的粽葉在母親手中就很聽話,一點兒也不漏米,而在我手里卻總是不停地散開、漏米?母親說熟能生巧,只要我多練習,就會越包越漂亮的'!還說我第一次學包粽子就能包起來,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小姑娘!
今晚學包粽子可真有趣!以后我包的粽子一定會比母親包的還要漂亮!
端午節300字周記 24
快到端午節了,今晚我家包粽子。我也想學著包粽子,媽媽就一步步地教我:首先拿兩片粽葉,并排將寬的一頭重疊一小部分,再窩成一個“小漏斗”,但是這個“小漏斗”一定要是封口,一絲縫也不能留;再將糯米裝進去,用粽葉長長的尾部蓋上“蓋子”;然后還要加一片粽葉才把“小漏斗”里的`糯米包裹得嚴嚴實實;最后用繩子將成形的粽子捆緊,就大功告成了!
今晚我一共包了三個粽子,其中兩個是在媽媽幫助下包好的,還有一個雖然樣子很古怪,但是我獨立完成的。我不明白為什么同樣的粽葉在媽媽手中就很聽話,一點兒也不漏米,但是在我手里卻總是不停地散開、漏米?媽媽說“熟能生巧”,要我多練習,就可以越包越漂亮的!還說我第一次學包粽子就能包起來,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小姑娘!
今晚學包粽子可真有趣!以后我包的粽子一定會比媽媽包的還要漂亮!
端午節300字周記 25
為了慶祝端午節,老師讓我們每個人帶一兩個粽子,并且還邀請張琰的媽媽教我們包粽子,我們都非常開心。
到了周五下午,我們每個人都帶來了粽子,有豆沙棕、八寶棕、蜜棗棕……各種各樣。我帶的是豆沙棕、八寶棕,都是非常好吃的。第三節課一上課,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地等著老師,老師進來說:“讓我們用端正的坐姿歡迎張琰的媽媽!崩蠋煹脑捯粢宦,每個同學都坐得像一棵棵筆直的小樹。張琰的媽媽一進來,我們就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張琰的媽媽先拿出粽葉和泡了一天的糯米,把粽葉折成一個三角形的.漏斗,然后往里面放上糯米、棗、葡萄干,接著左折一下,右折一下,最后用線把包好的粽子纏好。把粽子放到鍋里煮五分鐘后,就可以出鍋了。同學們個個吃得津津有味。
今天我吃上了自己包的粽子,比買的粽子好吃多了,心里非常高興。
端午節300字周記 26
端午節是中華傳統節日,因為五月初五,有兩個五,也叫重五節,而“五”通“午”,初為端,所以俗稱“端午節”。端午節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一個節日。
傳說屈原的祖國被侵略后,他寫下了《懷沙》后投江自盡。屈原死后,百姓們紛紛到汨羅江把飯團丟進,讓魚、蝦吃飽了,不會咬屈原。有一位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將蛟龍水獸醉倒。后來,人們擔心飯團被蛟龍所食,就想出了用樹葉包著包圍外纏彩絲的方法,這就變成了現在的粽子。以后,人們就通過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來紀念屈原。
在我的老家潮州,端午節人們都要早早準備包粽子的材料。端午節前的`好幾天里,大家都買好粽葉、洗粽葉、曬粽葉、包粽子。到了端午節的那一天,大家都坐在一起吃粽子;人們還在韓江里賽龍舟;每家每戶還在門上插桃葉來避邪。
端午節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
端午節300字周記 27
今天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外婆給我送來了許多好吃的粽子。一個個大大的粽子用長長的綠葉子包成四個角,再用一條細繩子把它系緊。做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還可以在里面添加一些蜜棗、雞蛋黃、瘦肉、板栗等等。剝開熱氣騰騰的粽子,頓時芳香四溢,雪白的糯米像變魔術似的已經成了琥珀色的`,晶瑩剔透,十分誘人。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果然香甜可口。
粽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食品,除了吃粽子,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有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葉菖蒲、小孩配香囊等等。
今天,我還上網查看了有關端午節的資料,我知道端午節還可以叫午日節、重午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等。我還知道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
在這個家家戶戶飄滿粽香的日子里,我不僅品嘗了美味的粽子,而且還收獲了很多知識。
端午節300字周記 28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吧!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吧。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的必不可少的活動就是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會末期。
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
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后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
怎么樣?端午節龍舟很不賴吧!
【端午節300字周記】相關文章:
端午節周記08-18
端午節周記08-13
周記端午節06-27
端午節的周記06-23
端午節周記01-26
端午節的周記12-29
熱門端午節周記09-16
【薦】端午節周記12-07
【推薦】端午節周記12-07
端午節周記【熱】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