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以文化輸出加厚文化實力
民族與世界、引進與輸出、單一與多元、爭鳴與共鳴、市場與產業,這一系列關系展現出文化發展的理念與實踐。文化需要發展,發展需要傳播。幾千年來蘊含、凝聚億萬中華兒女,歷久不衰,飽經憂患的中華文化在發展中,不斷培育文化開放、吸納與消化的能力,提升文化實力,逐步邁向文化自信、自覺、自強的發展道路。在發展這一背景下,文化輸出成為新經濟時代下的競爭主題。
費孝通先生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文化輸出更是涵養文化定力,提升文化實力的關鍵。
文化軟實力是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是實現偉大復興夢的有力支撐。但是,涵養文化軟實力卻面臨文化推介的“原生態”,傳統文化資源缺乏強大的生產力。不管是國產雷劇引發的爭議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失根”危機,充分體現文化產業發展短板。另外,文化資源的創新與改造缺位也使中國文化在交流的語境中,面臨文化赤字、文化逆差的尷尬地位。而這一問題也恰恰展現中國從不缺少歷史典故,只是缺少會講故事的人,缺少文化品牌。
文化傳統走出去,創新內容。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既要考慮文化輸出效應,提升軟實力,同樣要考慮受眾群體,欣賞習慣。在努力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時,考慮適度創新,重點介紹傳統文化之精華。《論語》有云:“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說明既珍視中華民族文化傳統,同時勇于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實現整合與創造。
文化品牌走出去,推廣形象。文化的交流傳播要體現文化普適性。什么叫普世性呢?就是符合人性,可以被人接受,符合人的尊嚴。而中國品牌走出去核心就是找到品牌或產品與人之間的契合點,引發深刻的共鳴,深入建立品牌認同。從主席及夫人大方得體的著裝贏得一片贊嘆,引發服飾品牌的猜測充分說明文化輸出要注重品牌效應。就像世界著名奢侈品牌,每一個成功品牌的背后都有著一段經典故事的傳承,一講就是幾百年。
文化產業走出去,提升效益。俗話說:“經濟搭臺,文化唱戲”,文化與經濟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系,文化輸出只有通過產業發展,通過規模經營才能實現文化效益。如萬達收購美國院線AMC,讓更多中國電影在國外上映。但如果沒有萬達集團強大財力作支撐,就無法收購AMC,就缺少這一傳播平臺。因此,文化產業走出去應創新文化產業模式,注重整合資源,引入企業資金投入,通過集中優勢輸出,提升文化的效益。
同志說:“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文化軟實力的彰顯應文化輸出為基礎,以創新為助推,以傳播為載體,以市場與交流等多種形式,更大規模地“走出去”。
【以文化輸出加厚文化實力】相關文章:
文化軟實力的提升07-04
《誰來加厚信息時代的文化土層》閱讀答案07-12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07-04
如何提升文化軟實力07-04
著力提升文化軟實力07-04
文化軟實力申論范文07-04
提升文化軟實力的方法10-26
如何提升文化的軟實力07-04
大學生如何提高自身的文化軟實力07-11
企業文化:老板文化與人力資源文化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