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學與藝術學的關系
所謂藝術學,通常意義上是指研究藝術整體的科學,即藝術學,是指系統性的研究關于藝術的各種問題的科學。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學與藝術學的關系,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文學與藝術學的關系
據歷史資料研究得出,藝術的誕生早于文字的成熟,而且藝術的歷史記載早于文字,人類文字記載的文明史只有五千年左右,但是藝術巖畫的歷史記載已有一萬年之久。但是文字的強大功能是超過藝術的,藝術學的理論發展也是需要文字來表達的和記載的,所以歷史也是難以逾越文字的屏障的。而藝術家們使用語言的藝術形象,到是很多藝術家是不善于理論的,或者藝術家是不屑于理論的。在視覺藝術中,藝術家用形象的思維,使用線條、色彩、明暗的等來繪畫語言,而不是用文字來描述。而繪畫語言和文字語言都是人類文明的產物。但是二者是兩個不同的領域,不能互相代替。
造型藝術形式語言與語言文學文字同屬于社會意識形態,雖然文學和藝術學有學科的交叉但是兩個是不同的學科。文學以語言文學為主,以文字為表達方式,而且是以詩歌、散文、小說、論文等文學主體進行標的,但是藝術是以視覺和聽覺的形象為主體,是用繪畫、音樂、舞蹈等來為主體的。藝術學的理論是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但是文學理論不能取代繪畫理論等藝術理論而存在。中國畫的繪畫文學性非常強,中國畫與書法、詩詞等都是關系密切的,這也是中國文人繪畫的特點之一,也是中國水墨畫的特點之一。
文學是以社會意識形態為素材的,而且以實際生活為素材,所以很多文學都是對社會生活的反應,也有思想感情的表達。但是文學的表達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的,在表達的形式上,以藝術的手段,構成完整的世界。在影視作品和繪畫作品中,從文學翻譯過來的也不少,而這些只是對文學作品不同的表達。
藝術學中國歷史
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現代形態的藝術研究一直比較重視理論層面的探討。經由蘇俄引入的、從德國古典哲學這一思想路徑衍生發展產生的馬克思主義,以及作為其知識和思維方法背景的德國古典哲學本身,長期在包括藝術研究在內的整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占據特殊的主導位置,因而,和這一理論背景相吻合的藝術本體論研究,以概念和范疇為核心的抽象的理論探討與分析,長期以來都是藝術學研究領域最受關注的研究方法。英美經驗主義傳統一直受到排斥甚至批判,對具體對象的個案的、經驗的研究被置于次要的地位。這樣的研究取向,不僅僅是出于對西方學術發展不同趨勢的選擇,同時也蘊含了中國傳統思維方法對當代藝術研究的影響,在中國學術傳統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整體性的、玄學研究路向,恰與德國古典哲學形成有趣的呼應——所謂“小學”在中國的學術傳統中,顯然一直受遏制,清代成就卓著的“樸學”也被后世的學術史家解讀成是由明入清的漢代知識分子對嚴酷現實的逃避,以及對清代統治者的消極抵抗。
改革開放以來,蘇俄引進的僵化理論教條漸漸喪失了獨斷地位。但是整個教育體系以及學術研究群體的知識體系的轉變并不能同時完成,因而學術研究基本趨勢的轉變,會表現出明顯的滯后現象;更重要的是,正由于改革開放之初理論界需要新的思想資源用以突破舊的蘇俄教條的禁錮,觀念和理論層面的創新顯得特別重要,因之出現一大批偏重于觀念與理論探討的研究文獻,也是時代的要求。可惜新的藝術觀念與理論缺乏實證研究的支撐,也就不能真正完成觀念與理論拓展的歷史任務,整個國家的藝術科學研究水平,并不會僅僅因為觀念與理論的更新而有明顯的提高。
文學,是一種用口語或文字作為媒介,表達客觀世界和主觀認識的方式和手段。當文字不單單用來記錄(史書、新聞報道、科學論文等),而被賦予其他思想和情感,并具有了藝術之美,才可稱為文學藝術,屬于語言藝術。詩歌、散文、小說、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不同體裁,是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文學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文學是屬于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并駕于社會建筑上層。
它起源于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音樂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后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劇本)四大類別。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一個杰出的文學家就是一個民族心靈世界的英雄。文學代表一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
藝術學體系
十大子門類:
1.美術學(繪畫、雕塑、陶藝、設計、建筑、書法、篆刻、攝影、行為藝術、裝置藝術、大地藝術、波普藝術、現成品藝術等)
2.設計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工業設計、建筑設計、服裝設計、公共藝術、工藝美術、數字媒體藝術等)
3.音樂學(聲樂、器樂、歌舞劇等)
4.文學(詩學、散文學、小說學等)
5.戲劇學
6.電影學
7.舞蹈學
8.曲藝學
9.雜技學
10.周邊藝術學(指游離于藝術中心之邊際的一種藝術形式,如牡丹花觀賞藝術、金魚觀賞藝術等)
文學體裁
根據創作量與市場IP價值程度,主要的文學五大體裁為:詩歌、散文、劇本、劇小說、小說。
在近代:詩歌與散文是創作量是最多的,當時的創作家有魯迅、老舍、茅盾等等。
在現代:劇本、劇小說、小說的創作量是最多的。劇本在影視劇的出品中,是最基層的,也是對創作者扶持最高的,所以現代的小說家,大多不但會小說創作,也會劇本的創作,有時也會直接參與劇本的編輯小組里。有的作家直接寫劇小說,既可以出版小說市場,也為了方便以后直接劇本化。但是劇小說很難寫,又要有一定質量,還要兼顧到劇本,所以寫劇小說的大多是名氣作家,不擔心沒有影視公司買。而一般作家少有影視公司買,也不想費時費力,就直接寫小說來的方便,當然劇情好的話就另當別論了。而小說,在網絡上寫的是比較多的。
【文學與藝術學的關系】相關文章:
藝術學校口號03-09
藝術學校校長講話12-13
藝術學院實習總結03-26
文化藝術學校口號01-15
藝術學校口號4篇03-09
藝術學校口號3篇03-09
藝術學校口號(3篇)03-09
藝術學校值周寄語08-17
藝術學校口號2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