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西雙版納傣族關門節的歷史來歷
關門節和開門節是云南西雙版納傣族人除了潑水節之外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在關門節中,人們沐浴齋戒,虔誠信佛,有的甚至住到寺廟中。接下來就讓小編為你仔細介紹下西雙版納的開門節和關門節吧。
世代居住在云南西雙版納的傣家人一年有3個重要的節日:關門節、開門節和潑水節,每個節日都有其獨特的意義。
潑水節在傣歷新年期間舉行,對于這個節日,大家頗為熟悉。而對于關門節和開門節,人們恐怕就比較陌生了。
關門節,傣語叫“毫瓦薩”,意為進入傳授佛法的時期,定于傣歷九月十五日(多在農歷六月中旬)舉行。歷時3個月的傳授佛法期結束的那一天,即傣歷十二月二十五日,便是“開門節”。開門節,傣語稱“奧瓦薩”,意為走出傳授佛法時期。
今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傣族群眾一年一度的關門節活動于7月2日舉行。節日那天,一大早,家家戶戶都在忙著蒸彩色糯米飯、制作糕點,賧佛或饋贈親友,備辦酒席會餐。
在關門節期間,民眾到佛寺里聽高僧講經是一項主要活動。高僧講授的內容少不了成佛者的故事,并以此來教化眾生立志成佛。從關門節至開門節的3個月里,傣家人有許多講究,比如不舉行婚禮,不蓋新房,不出遠門,要集中精力搞生產,定期到佛寺拜佛、賧佛。虔誠信佛的長者會自覺齋戒,穿白衣服,包白布頭巾,有的還到寺內住宿。每隔7天,要舉行一次拜佛活動,傣語叫“多星”。屆時,信眾們帶上食物、蠟條供祭佛祖,聆聽寺內高僧頌經,講解教規、戒律、佛經故事。期間,還要舉行一次稱為“賧坦”(獻經書)的重大活動。
3個月“關門授經”屆滿,傣家人便舉行開門節慶祝活動。信眾們像參加關門節活動一樣,帶上紙花、蠟條、花樹、食物、錢幣來到佛寺,舉行隆重的賧佛和頌經活動。此時,大家仍會吃施舍飯、僧眾聚餐。夜里,人們在佛寺內燃放煙花、放高升、點孔明燈、跳舞,并舞燈環游各村寨,慶祝安居齋戒期結束。這個夜晚之后,傣家村寨又恢復了往日多情浪漫的生活,僧侶們可以走出佛門,信眾可以出遠門,傣家可以蓋新房,年輕人可以談情說愛、舉行婚禮。
傣家的開門節和關門節是從何而來的呢?相傳,每年傣歷九月,佛都要到西天去講經,3個月后才能重返人間。有一次,佛到西天講經期間,數千名佛徒到鄉下去傳教,踏壞了老百姓的莊稼,耽誤了農業生產,老百姓怨聲載道,對佛徒十分不滿。佛得知此事后,感到很不安。從此以后,每去西天講經前,佛就把佛徒都集中起來,規定在這3個月內不許到任何地方去,只能懺悔,以贖前罪。佛講經回來之后,已是深秋。這時,農忙時節已經過去,僧侶們可以走出佛門,傣家人的文化娛樂活動也多起來了。
【西雙版納傣族關門節的歷史來歷】相關文章:
孔雀公主與傣族王子的歷史典故06-29
歷史典故:門神的來歷07-02
歷史典故日常俗語的來歷06-24
小年的來歷和歷史溯源01-26
桑巴舞的歷史來歷12-20
辣椒的由來歷史參考07-02
歷史上風箏的來歷03-17
傣族的潑水節作文02-23
傣族潑水節作文02-25
祭灶節的來歷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