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元宵節的來歷日記:元宵節的活動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節的來歷日記:元宵節的活動】相關文章:
元宵節 的來歷07-02
元宵節的來歷元宵節的詩句元宵節07-02
元宵節的來歷及習俗05-26
元宵節的來歷201607-03
教案元宵節的來歷07-02
元宵節什么來歷07-01
元宵節的來歷 簡短的07-02
元宵節的來歷英文07-02
元宵節燈籠的來歷07-03
元宵節的來歷 簡短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