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年級美術《城市雕塑》說課稿
一、說教材:《城市雕塑》是人美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下冊中的第6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美術課程標準》(20xx年版)關于該學段該領域的目標中指出:“從形態與功能的關系,認識設計和工藝的造型、色彩、媒材。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種材料、制作方法,設計和裝飾各種圖形與物品,改善環境與生活,并與他人交流設計意圖。”依此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方面是初步了解城市雕塑,并感受其藝術魅力和多元化的藝術風格。通過制作立體紙造型抽象雕塑作品,發展學生的立體空間思維能力和抽象表達能力。過程與方法方面是通過欣賞、合作探究、體驗等方法,設計制作一件造型新穎并有主題的抽象紙造型雕塑作品。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是利用傳統文化引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教學重點是設計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教學難點是造型新穎并有主題。
二、說學生:六年級學生的造型表現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已經得到一定的發展。他們受所處生活環境的影響,對城市雕塑并不是特別的熟悉,尤其是抽象雕塑接觸也少,增大了學習的難度。
三、說教法:為了使學生對城市雕塑由陌生變得熟悉,教師就得在欣賞上下功夫。先整體感受不同風格不同城市的雕塑,再具體觀察、分析幾個抽象雕塑在造型、色彩、主題方面展現出來的美。學生情感得以激發,再為他們尋找宣泄的途徑,就是學習紙造型抽象雕塑的表現方法。學生的創作欲望被調動起來,在體驗中深化所學。
四、說學法:本課內容多、時間緊,所以合作學習的方式才能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堂上要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不同抽象雕塑的美需要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自己感悟,才能產生情感共鳴。
五、說教學過程:
(一)、舊知引出新知。利用傳統文化由雕塑這一話題自然引出城市雕塑,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
(二)、感性到理性的升華,接受到創造的飛越,傳統文化發揮作用。
1、由傳統文化引導學生欣賞不同城市的雕塑,開拓學生視野。
2、由傳統文化引領學生確定欣賞角度,進行合作探究,理性認識抽象雕塑,學會欣賞、評價美。
3、由傳統文化引發學生思考紙造型抽象雕塑的制作步驟,為后面的創造奠定基礎。
4、由傳統文化指引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形成創作思路,發展學生的立體空間思維能力。
5、了解紙造型基本元素的制作方法,樹立局部決定整體的創造意識。
6、出示范作,簡要介紹,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三)、合作體驗,各司其責。發揮團隊作用順利完成作品,人人都有成就感。
(四)、各展風采,學人所長。多角度欣賞、評價,領悟設計為生活服務的道理。
(五)、拓展延伸,增長見識。了解藝術創作方法的多樣性。
【六年級美術《城市雕塑》說課稿】相關文章:
寫城市雕塑的作文07-02
城市雕塑的情境性探析論文07-03
略談杭州城市雕塑的特點的論文07-03
地域文化城市雕塑的論文07-03
文化視角下的城市雕塑論文07-03
城市雕塑生態化的應用論文07-03
環境與城市雕塑的關聯分析論文07-03
城市雕塑的應用功能論文07-03
城市雕塑對各種材料的運用論文07-02
《電腦美術》說課稿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