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農業年終總結三篇
農業年終總結 篇1
今年以來農經中心結合本縣實際,通過全體工作人員的努力,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現將一年來的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切實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和土地流轉工作
1、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開展情況
土地是農村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是農民的“命根子”,牽一發而動全身,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復雜性。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去年,我縣在姚官屯鄉高官屯村進行了土地確權登記試點工作,完成了全村327戶3280畝土地的確權工作。同時,市政府要求:20xx年完成全縣承包土地10%的確權登記任務,20xx年完成50%。針對以上任務目標,我們立即就土地確權相關問題多次到鄉鎮深入調研和座談,去冬今春正值村“兩委”換屆選舉、國家“兩會”安保、年底“兩節”維穩壓力巨大的特殊時期,為避免頻繁刺激農民的敏感神經,增加穩定工作壓力,縣委、縣政府決定將20xx年和20xx年的任務合并,一次完成全縣農村承包耕地面積的60%,共涉及19個鄉鎮280個村共計83萬畝耕地。為此,5月底村“兩委”換屆進入掃尾階段后,我們就立即召開了高規格的全縣動員大會,縣委書記毛長軍同志出席會議,并對全縣土地確權登記工作進行了周密部署。同時,我們成立了以縣政府縣長為組長的高規格的專門領導小組,印發了《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實施方案》(縣政字〔20xx〕33號),明確各鄉鎮“一把手”是本鄉鎮確權登記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包村干部是直接責任人,進一步明確責任,細化分工,在全縣掀起了一股“大干苦干,確保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土地確權登記工作”的熱潮。到目前為止,全縣已有222個村完成內業調查工作,193個村完成外業調查46.14萬畝的測量,二次公示10個村共計5.3萬畝公示工作。縣財政為此撥付資金485萬元。現在這項工作正在繼續推進。
2、土地流轉工作開展情況
目前,我縣家庭承包經營的農戶15.4萬戶,人口64.6萬人,集體所有耕地面積128.2萬畝,其中家庭承包經營的耕地面積114.6萬畝。截止到10月份,全縣土地流轉面積達18.01萬畝, 其中流轉入家庭農場1600畝、農業專業合作社114050畝,農業專業生產大戶30110畝,其他情況34320畝。流轉土地用于生產糧食的為108670畝。流轉期限1年到5年的有40850畝,5年以上的139230畝。同時縣、鄉兩級均對土地流轉工作領導小組進行了調整和充實,明確由主管領導任組長,由相關部門主分管負責同志任成員,定期會商調度土地流轉工作進展情況。制定印發了《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實施方案》(縣政字〔20xx〕19號),明確了推進土地流轉的任務目標、細化了工作責任和工作措施,確保了土地流轉工作的有序推進。我們始終堅持把流轉信息平臺建設作為基礎性工作來抓,縣、鄉依托農經管理部門建立了土地流轉管理服務機構,明確了各自職責,要求各鄉鎮明確了推進土地流轉的工作科室和具體辦公場所,目前,已建XX縣級土地流轉機構1個并正常運行,全縣19個鄉鎮也均依靠鄉鎮行政便民大廳內部設置土地流轉窗口,掛牌開展工作,定期向社會發布流轉信息,為推進土地流轉工作奠定了基礎。全縣已累計簽訂流轉合同52817余份,占應簽流轉合同的89%。我縣于20xx年成立了縣農村土地承包合同仲裁委員會,各鄉鎮均相應成立了調解組織,今年來,縣仲裁委員會累計仲裁土地糾紛2起,成功調解糾紛5起,有效維護了農村社會穩定。
二、進一步規范農村財務管理工作
1、繼續推行農村財務委托代理服務制制度。根據《關于在全縣推行農村財務委托代理服務制的意見》,積極組織各鄉鎮紀檢、農經、財政等部門對各村財務進行全面清理,認真核實債權債務,妥善處理固定資產,根據委托協議,將村集體資金納入鄉鎮設立的各村賬內進行核算。同時建立健全了群眾監督、鄉鎮代理會計監督、審計監督的三級監督機制,實行財務、票據、會計核算、財務公開及建檔“五統一”制度,年底前將這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全縣全部實現村級財務委托代理。并已全部實現電算化。
2、建立村級集體財富積累機制工作完成情況
今年以來,我們把建立村級集體財富積累機制工作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加強領導,廣泛宣傳,快速啟動,強力推進,今年到目前為止,全縣511各村全部完成了村級集體財富積累機制工作,全縣到目前為止農村集體經營收入350萬元,農村集體經濟收益28萬元。縣政府印發了《縣建立村級集體財富積累機制的實施方案》(縣政字〔20xx〕20號),對工作任務和時間步驟提出了明確要求。逐步建立集體資產臺帳,并對合同、帳目、各種資料實行專柜管理,到目前共建各類臺賬510份。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是農經管理的基礎,也是深化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根據要求,在建立“三資”臺賬的基礎上進行檢查,采取縣鄉兩級自查的.方式,鄉鎮對所有村集體開展自查,縣級對鄉(鎮)開展檢查,縣檢查鄉(鎮)的比例達到了60%,為防止集體資產流失,搞好財富積累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到目前為止共建立各類資產臺賬515份。
三、抓好減輕農民負擔政策的落實
1、開展亂收費問題的專項治理。一是加強對涉農行政事業性收費監管。農村義務教育、農民建房、計劃生育、治安戶籍管理、民政婚姻登記和殯葬管理、農機監理、農民專業合作社及企業等收費,必須嚴格依據法律法規,嚴格按規定的項目和標準收取,必須向農民出具省財政部門印制的政府非稅收入票據。二是加強涉農經營服務性收費監管。收取水利工程水費、農村用電、醫療衛生服務、政策性保險、村級訂閱報刊等費用,必須按照價格主管部門規定的標準,必須使用稅務機關印制的稅務發票,嚴禁強制或變相強制向農民收取經營性服務收費等亂收費行為。三是清理和廢除加重農民負擔的有關文件。不得擅自出臺涉及農民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集資和攤派項目,不得擅自擴大收費范圍和提高收費標準。嚴格執行收費公示制度,未經公示不得收費。
2、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主要監督農村綜合改革各項政策,下達給村級組織的財政性補助資金,發放給農民的各種補貼、補償、補助資金落實到位,進一步規范各項惠農資金發放的時間、對象、標準、范圍、方式。發現截留、挪用、克扣等情況的,及時與相關部門配合,堅決予以查處。
3、規范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認真執行國家、省、市有關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的各項規定,進一步加強“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加強對基層“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組織實施的指導和監督,積極引導農民按照民主程序規范“一事一議”籌資籌勞運作。重點加強對“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范圍、對象、標準、議事程序、所籌資金和勞務管理等關鍵環節的監管,嚴禁超標準、超范圍和違法民主程序議事,嚴禁強行籌資籌勞和以資代勞,嚴禁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平調、挪用“一事一議”所籌資金和勞務。
4、深入開展打假護農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和哄抬農資價格行為,有效遏制區域性、集中性制售假劣農資行為;推進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提高放心農資覆蓋率;完善農資市場準入機制,健全農資質量監控體系,加強農資監管信息體系和農資信用體系建設,促進農資監管工作經常化、規范化,保證農資質量安全。
(1)繼續抓好黨政領導負責制和部門責任制的落實。一是抓好領導責任制的落實,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是主要責任人,具體抓,層層量化目標責任。明確任何單位、部門不準隨意出臺任何涉及農民負擔的收費項目,不發生因農民負擔引發的嚴重事件和惡性案件;確保農民負擔不反彈,凡出現加重農民負擔問題的,將依紀追究主要領導責任。二是繼續嚴格執行專項治理工作部門責任制。年初確定了本年度治理重點及專項治理責任部門,進一步明確凡因治理不徹底、在本部門及本系統內出現問題的,年終考核不得評為實績突出單位,并追究直接責任人和部門主要領導的責任。實行了專項治理部門定期匯報制度,加強了專項檢查,確保專項治理取得實效。近期,由縣減負辦、糾風辦聯合下發《關于轉發〈全市農民負擔突出問題專項治理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對當前減輕農民負擔專項治理工作做出具體安排,明確各級各部門的工作任務、責任目標及重點,進一步統一各級干部的認識,增強做好減負工作的自覺性,保證減負工作扎實開展。同時,實行專項治理部門定期匯報制度,要求各部門每半年向減負辦和糾風辦匯報一次,及時反饋存在的問題,確保專項治理取得實效。通過此項工作的開展,亂集資、亂收費、亂罰款現象得到有效控制,社會負擔明顯減輕。
(2)抓好監督和檢查機制的完善。一是做好農村“一事一議”監管工作。規范“一事一議”籌資行為,強化籌資監管力度,做到有布置,有檢查,確保村級一事一議籌資程序規范,符合上級規定。二是建立健全農民負擔監測工作制度。進一步加強了業務指導,定期或不定期地與監測戶見面溝通,掌握第一手資料,保證監測結果真實可靠,及時、準確地掌握和反映農民負擔動態,較好地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三是認真開展農民負擔執法檢查。為進一步鞏固農村稅費改革工作成果,督導各鄉鎮及縣直有關部門認真落實減負政策,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四是建立健全農民負擔監測工作制度。為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建立了兩個鄉6個村30戶的監測網絡,減負辦加強業務指導,定期或不定期地與監測戶見面溝通,掌握第一手資料,保證監測結果真實可靠,及時、準確地掌握和反映農民負擔動態。
農業年終總結 篇2
第三季度,我隊在縣農業局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執法,服務三農,在農藥、化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現將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工作措施
(一)加強執法人員培訓,提高整體素質
為切實加強農業執法人員培訓,做到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組織執法人員參加培訓學習,并進行考核,合格后方可留崗,否則待崗學習。通過學習培訓,合格率達到了100%,加強了執法隊伍的法制建設,提高了執法水平、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以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農業執法工作的需要。
(二)健全制度,落實責任
建立健全了執法崗位責任制和兩錯責任追究制及廉潔從政制度、報告制度、備案制度、文明執法制度、學習培訓制度等,并且實行崗位責任制,專人專責,劃分區域,派專人分包重點鄉鎮,并且經常聯系溝通,將本區域內日常工作互相交流,重大案件及時上報,做到了點面結合,不留死角。要求執法人員簽定責任狀,對因工作不到位,出現問題的將嚴厲追究執法人員責任。
二 重點工作
突出抓好重點市場、重點季節、重點環節的查處工作,嚴把市場準入關,對規模較大的農資批發市場堅持長期監管,對各鄉鎮小經營門市進行拉網式檢查,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同時,認真完成局交辦的項目建設任務。
(一)、加大標簽查處力度,確保標簽規范。
7月份組織全隊職工對全縣范圍內的農藥經營門市進行標簽抽查,并及時整理上報。共抽查標簽262個,對不合格的'22個農資品種進行了登記保存,勸退、責令改正了8個品種,禁止經營13個品種。
(二)加強市場監管。
堅持“高毒農藥全面查,農藥標簽重點查,產品質量經常查”的指導思想,在用藥高峰期,集中查處五種違法行為:即生產、經營未經登記和假冒登記的農藥產品、制售假劣及禁用農藥、標簽不規范的農藥產品。結合市場檢查,以除草劑為重點對標簽不合格的常規農藥產品、以肥代藥的生長調節劑進行查處,并嚴厲查處含有五種有機磷的復配農藥及高劇毒農藥和殺鼠劑,加強蔬菜農藥殘留監管,確保農民用上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對在低毒農藥特別是蔬菜用藥中摻雜高毒農藥和國家禁、限用農藥的,一經查實,依法嚴肅處理。第三季度,共出動執法人員100人次,車輛50輛次,查獲不合格農藥0.8噸,查處違法案件48起,其中修改標簽內容案件21起,無農藥登記證號案件2起,以肥充藥案件12起,無證經營案件14起,共處罰款6萬元,有效打擊了不合格農藥經營行為。
農業年終總結 篇3
20xx年農業辦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具體指導下,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春季啟動后仵揚水站為西卷子、中卷子、東卷子、前垛4個村蓄水14天,4個村小麥普澆一水約5000畝。為糧食豐產豐收打下基礎。
2、協調縣水務局為仵龍堂中學、王官屯中學、王官屯小學、五聯小學、西官莊小學、后垛小學、中卷子小學共7所學校建凈化水房7座,凈化水設備7套。為土塔村、東卷子村2個村建凈化水房2座,凈化水設備2套。
3、協調縣水務局為后唐、小高莊、東官莊、前仵、才莊子、前垛、后垛共7個村進行了村內自來水管網改造項目村工程。現在全部完工,前垛、后垛、才莊子、前仵已由集中供水站供水,東官莊、小高莊、后唐3個村由村深機井自行供水。
4、協調上級水利資金為李家鋪村大浪淀排水河建混凝土大橋1座,投資約150萬元,已于6月完工并通車。
5、為了進一步規范農業用水制度,減少水資源的浪費,配合縣水務局開展村集體和用水農戶農業用水水權申報、審批、發證工作。對村集體發放取水許可證19份,用水農戶6500多份。
6、春、秋兩季動物防疫工作。協調各村防疫大夫和鄉畜牧站對19個村開展動物防疫工作,在縣畜牧局檢查當中,合格率100%,受到好評。
7、春季植樹造林2萬株。開展美國白蛾的防治工作,組織各村動用機載噴霧器對全村的樹木普噴藥水一遍,并組織人員剪除網幕。
8、做好惠農政策的'落實工作,上報縣農業局購置大型農機具補貼申請40臺套。發放小麥“一噴三防”藥水11792公斤。農業良種補貼資金統計上報工作,共計上報小麥良種補貼資金579180元,玉米良種補貼資金579180元。
9、配合縣農業局開展農業科技入戶工作,組織技術員對全鄉19個村的76戶科技示范戶從種植、管理、收獲進行一系列指導,提高種植收益。
【農業年終總結】相關文章:
關于農業年終總結10-11
農業銀行的年終總結07-04
【精選】農業年終總結四篇07-01
農業綜合開發年終總結范文07-04
【必備】農業年終總結四篇07-01
農業年終總結范文合集5篇07-01
農業年終總結模板集合五篇07-02
農業銀行老員工年終總結06-09
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07-03
農業保險保險農業 農業保險宣傳語標語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