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實習心得:如何備好一堂課
認真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 上好每一節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本分、責任、義務,也是我們每一位教教師每天都必須思考的問題。人們常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是的,對于一節語文課來說,課外的功夫直接決定著一節語文課的成功與否。所以我們要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備課上,而四十五分鐘的課堂教學則是我們對教材的理解、對學生的把握以及教學方法運用是否得當的驗證。
備課相當于一場戰斗的作戰計劃,語文教師就像一個指揮官,只有充分了解了各方面的情況,對事情的發展有較為準確的預見,才能有針對性的制定有效的方案,進而取得戰斗的勝利。平常我們常常會議論某某老師的某節課上得十分成功,或者某某老師的某節課上得不好,其實我們看到的只是一種結果,實際上起作用的是他們在課前、課外的功夫。 那么,怎樣才能備好一節語文課呢?
首先,備好一節語文課,我們要備課標。吃透課標,才能抓住教學目標,抓準教材訓練點,抓準情感目標的滲透點,才能根據目標對教材進行處理,加工、設計,才能把語文課教得有效,才能把課講實、講活。目標不清楚,搞課改,只能花里胡哨,結果遠離根本;目標清楚,萬變才會不離其宗。只有了解“語文課程標準”,熟記于心,備課時才能有的放矢,心中有數,收到預期效果。
其次,備好一節語文課要備教材。加強文本的解讀,研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感受。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材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工具,教師只有憑借教材才能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訓練。研讀教材要弄清楚自己所教的內容在整個大的教材體系中的位置和擔負的作用,弄清楚本單元訓練項目賦予它的具體任務。
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還要解讀文本,解讀文本,首先是與編者對話,揣摩編者之用意。與作者對話,體會作者的思想。 “與作者對話”,使自己的思想與作者產生共鳴的過程。只有當教師深入教材,真正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體會作者的思想以后,才能把握文本的意義及實質性的重點內容,才能給文本的價值取向準確定位。
最后,我們還要備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人為本的教育觀是面向全體學生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的課堂是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暢想的課堂,備下來,這一節課我們要研討哪些問題,學生們將會如何回答,我們的課堂要怎樣進行,學生們的反應自己學習狀態如何,這都是我們需要在課前做好的思考。也為我們的一堂課奠定良好的基礎。
認真的備好每一堂課,是我們上好每一堂課的重要基礎。
【教師實習心得:如何備好一堂課】相關文章:
如何上好一堂課07-09
備好課的心得體會06-09
教師實習心得:如何管理好課堂秩序07-02
備好課的心得體會7篇04-13
如何管理好課堂秩序教師實習心得體會07-03
申論必備好句子07-03
申請實習生,你準備好了嗎?07-03
教師頂崗實習實習心得05-18
實習心得體會如何寫07-03
如何寫實習心得體會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