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做框架》評課稿
20xx年10月11日,我校王老師展示了《做框架》這一課,這堂課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科學思維的訓練,在實驗中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每位學生都能夠主動參與其中。整堂課層次分明。從一開始的創設情境,導入新課。通過身邊熟悉的起重機,讓學生回憶,起重機有什么特點,讓學生產生懸念,起重機為什么這么堅固、這么靈活?然后引導他們思考過山車、鳥巢、鐵塔的框架結構,讓學生進一步產生疑問,從而使學生的思維產生更多的疑惑,并對后面的研究產生興趣。學生產生疑惑的同時,又提出,三角形為什么這么穩定,四邊形為什么這么不穩定。
接著通過學生制作三角形和四邊形,玩轉三角形和四邊形,找出他們之間的不同點。得出結論,三角形框架比較牢固、穩定、加固、承受力大、節省材料;而易變形、不穩定等四邊形框架。這時,王老師提出疑問,如何讓四邊形更穩定?學生回答加一斜桿。加了斜桿為什么能穩定呢?學生思考回答四邊形加了斜桿就變成兩個三角形了。通過這一系列的設問答題,學生逐漸了解三角形穩定、堅固等特點。
接著,引導學生做做立體的框架結構。王老師要求小組合作制作一個正方體。在這個步驟上,學生花費的時間較長,我觀察了下,主要是繩子捆綁的問題。我認為,王老師應該在實驗前,跟學生講明實驗要求,再讓學生動手做,這樣課堂效率就高。
總的來說,王老師這課上的是比較成功的。他在導入時,能聯系實際生活中的事物,引入到我們的做框架。這樣,體現了理論聯系實踐的原理。在課堂結束時又建議學生回去觀察生活中的例子,哪些地方用到了框架結構,框架結構有什么作用。這里,又體現了理論聯系實踐的原理。學了的知識能用的起來,把科學思維帶到課堂之外,發揮了它的作用。科學課并不僅僅是在課堂上,更多的是平時對科學的思考。
【《做框架》評課稿】相關文章:
大班閱讀課:我做哥哥了評課稿06-03
評課稿-《走進青春》評課稿08-02
做一片美的葉子評課稿06-01
“比”的評課稿09-28
《掌聲》課評課稿07-30
課賽評課稿06-28
語言課評課稿04-23
復習課評課稿04-08
課賽評課稿03-08
心理課評課稿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