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并聯和串聯電路》評課稿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評課稿,評課有利于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評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并聯和串聯電路》評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并聯和串聯電路》評課稿 1
楊老師講授了《串聯和并聯》一節物理課,聽后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1、本節課體現出了物理學科理論聯系實際的突出特點,通過學生討論及研究生活中常見并聯、串聯電路,并且研究出現故障的現象,使學生真正理解并聯、串聯電路。課堂上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課程理念,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和實施者,充分挖掘了學生自主性、合作性,提高了學生學習效果。
2、自主學習環節為課堂的順利、有效開展奠定基礎,并且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體驗到獨立學習,獲取知識的成就感。
3、小組活動活躍而有效,通過組內分工與合作,完成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連接,研究各種現象,學生活動非常有秩序,而且達到預期的各種效果,學生直觀感受到物理現象,同時鍛煉了合作的能力。
4、整堂課以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為主線,注重合作學習.主動參與動手連接串并聯電路,學生圍繞串并聯電路中開關的作用和電流特點開展討論和探究,各小組討論積極性高,通過主動參與交流,在尊重同伴意見的同時,能提出自己的見解,使學生體驗到了合作需求、角色分工和成果共享等基本過程,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
5、教師指導到位,先由學生進行猜想,再進行實驗,學生在實踐前教師恰到好處講解需注意問題,學生印象極為深刻。教師的講解只起到了輔助和點撥指導的作用.有目的的指導學生自學,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和意識。
6、教師課堂語言生動,如說開關:一夫當道萬夫莫開;電流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生動的語言,讓課堂增色,學生增智,教師增彩。
不足:
1、時間分配要合理;
2、注重學生平時實驗訓練。
《并聯和串聯電路》評課稿 2
整節課思路清晰,邏輯嚴謹,過渡自然,既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又培養了學生觀察、比較、歸納等能力,在學法指導上也有一定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已具備的知識,運用知識的遷移,巧妙的找到學生知識的增長點,并注重物理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體現了新課標中的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在強調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新教育背景下,這節課本身就是具有創新意識的,如利用數學知識進行知識遷移,實驗演示巧妙利用美術課堂的畫板架等等。下面就本節課最有感觸的幾個環節談談自己的看法:
1、串并聯電路的概念教學,這個環節溫老師是讓學生在實驗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學得出串并聯電路的概念。
2、在實驗探究活動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來自主探究,巧妙鋪設情境問題,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出現的時候就是新舊知識不平衡的時候。學生不是空著腦袋進入課堂的,學生認知的構建就是新認知對舊認知帶來的沖擊,并通過個體的整合加工,達到新的`認知平衡。在預設問題中,學生逐步達成新認知的平衡,完成知識的構建。如探究開關在串并聯電路中作用的時候,學生的舊知會局限的認為開關斷開就會是用電器停止工作,但并聯電路一條支路開關斷開其它支路用電器仍然工作,這就給學生的認知帶來沖擊。這時候恰當的引導,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明白并聯電路中電流路徑不唯一,而不是簡單告訴學生,讓學生知道這個規律。告訴學生的知識,學生很快就會忘記,而學生親身經歷過的體會則印象非常深刻。
同樣的一節課,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每個人的看法也不盡相同,個人認為本節課如果能注意以下幾點可能會更好一些:
1、探究串并聯電路的特點時候是現對獨立的分析、歸納出結論的,如果能相互比較可能效果會更好。
2、演示實驗中操作的規范性再嚴謹一些。
【《并聯和串聯電路》評課稿】相關文章: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教案06-17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教案12-30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教案(8篇)12-30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教案8篇12-30
中職電子電工 電阻串聯電路評課稿05-31
初中物理-九年級物理教案實驗:組成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12-30
家庭電路評課稿05-31
電路的連接評課稿05-30
家庭電路評課稿11-12
電路的連接評課稿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