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畢業實踐報告護理系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畢業實踐報告護理系,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生畢業實踐報告護理系1
題目:紅花當歸酊防治靜脈炎的臨床觀察
【摘要】目的為了解決臨床上缺乏防治輸液引起的靜脈炎的中醫護理的不足,尋找一種新的中藥制劑和治療方法。方法運用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的紅花當歸酊與傳統的50%mgso4濕敷防治輸液引起的靜脈炎。對100例輸液引起的靜脈炎患者隨機分為紅花當歸酊治療為觀察組53例,50%mgso4治療為對照組47例,濕敷患處每日4~6次,每次1h,按制定的療效標準進行觀察;同時,對99例未發生靜脈炎需補液的患者采用自身對照,用紅花當歸酊和75%的酒精進行預防靜脈炎發生的`實驗。結果紅花當歸酊與50%mgso4治療靜脈炎療效經秩和檢驗,u=4.62,p<0.01。紅花當歸酊和75%的酒精預防靜脈炎療效經x2檢驗,x2=9.33,p<0.01,兩者均有顯著性差異。結論紅花當歸酊防治靜脈炎有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靜脈炎 中藥制劑 紅花當歸酊
引言
靜脈炎是臨床護理上因輸液引起的常見并發癥,防治方法很多,使用中草藥防治臨床上也不少,但中藥制劑文獻報道則不多,鑒于這種情況,我們從1998年開始通過臨床研究,選用具有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的紅花當歸酊由于臨床防治輸液引起的靜脈炎,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擇XX年9月.XX年3月在本院住院需補液的200例患者,年齡18.20歲,男112例,女88例;患腫瘤疾病128例,肺部疾病26例,心臟疾病32例,其他疾病14例;因輸液引起的靜脈炎100例。
1.2分度標準
自定的診斷分度標準參照《基礎護理學》的靜脈炎的診斷標準,并經幾位知名專家進行鑒定認可。
1.2.1 輕度 沿靜脈局部組織發紅,紅腫范圍≤5cm,有灼熱感,壓痛、血管痛,靜脈彈性減弱,靜脈壁硬化長度≤5cm。
1.2.2 中度 沿靜脈肢體腫脹、發亮,發紅,濕度高,燒灼感,腫脹范圍5cm,且≤10cm,靜脈觸痛明顯,靜脈彈性差,靜脈壁硬化長度5cm,且≤10cm,或有發熱。
1.2.3 重度 沿靜脈周圍有較大范圍的腫脹,形成瘀斑致皮肌層,范圍在10cm以上,靜脈呈紅硬條索狀延伸、膨突,劇痛難忍,靜脈硬化長度10cm或有畏寒、高熱(體溫在38.5℃以上)等全身癥狀。
參照以上分度標準,100例靜脈炎患者,輕度59例,中度35例,重度6例;預防組為未發生靜脈炎的需補液的患者100例(其中1例因紅花當歸酊過敏,退出觀察,故剩下99例)。
1.3 分組方法
將100例靜脈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應用紅花當歸酊治療為觀察組53例,應用50mgso4治療為對照組47例,兩組病人的年齡、性別、病種、靜脈炎的程度具有可比性。99例未發生靜脈炎需補液的患者采用自身對照進行預防靜脈炎的發生的觀察,用隨機的方法分左右上肢。
1.4 方劑組成
紅花當歸酊是由紅花6、當歸2、55酒精40000ml、透皮劑浸泡1個月后制成的酊劑。
1.5 臨床實驗方法
1.5.1 紅花當歸酊治療靜脈炎100例發生靜脈炎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3例用紅花當歸酊治療,對照組47例用50mgso4濕敷1h,每日4.6次。然后觀察靜脈炎的治療情況。
1.5.2 紅花當歸酊預防靜脈炎對99例未發生靜脈炎需要進行靜脈補液的病人,常規靜脈穿刺,采取自身對照,分左右上肢,取相同部位兩條血管,連續在該血管上采取隔日由遠心端向近心端穿刺3.4次,每日1次,按規定外搽紅花當歸酊或75酒精,然后觀察血管局部有無靜脈炎發生。
1.6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靜脈炎的分度標準和經幾位知名專家鑒定認可的自定的療效評定標準如下。痊愈:沿靜脈炎走向的紅腫、灼熱、疼痛消失,無壓痛。顯效:沿靜脈走向的紅腫、疼痛消失,疼痛減輕,有輕微壓痛(癥狀改善2個等級上者,即重度轉向輕度)。有效:沿靜脈炎走向的紅腫、灼熱、疼痛稍減輕,有壓痛(癥狀改善1個等級以上者,即重度轉向中度,中度轉向輕度)。無效:癥狀體征無改善或加重。
2.結果
2.1 100例患者用紅花當歸酊和50mgso4治療靜脈炎的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靜脈炎的療效比較
組別 n 治愈 顯效 有效 無
大學生畢業實踐報告護理系2
題目:紅花當歸酊防治靜脈炎的臨床觀察
【摘要】目的為了解決臨床上缺乏防治輸液引起的靜脈炎的中醫護理的不足,尋找一種新的中藥制劑和治療方法.方法運用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的紅花當歸酊與傳統的50%mgso4濕敷防治輸液引起的靜脈炎.對100例輸液引起的靜脈炎患者隨機分為紅花當歸酊治療為觀察組53例,50%mgso4治療為對照組47例,濕敷患處每日4~6次,每次1 h,按制定的療效標準進行觀察;同時,對99例未發生靜脈炎需補液的患者采用自身對照,用紅花當歸酊和75%的酒精進行預防靜脈炎發生的實驗.結果紅花當歸酊與50%mgso4治療靜脈炎療效經秩和檢驗,u=4.62,p<0.01.紅花當歸酊和75%的酒精預防靜脈炎療效經x2檢驗,x2=9.33,p<0.01,兩者均有顯著性差異.結論紅花當歸酊防治靜脈炎有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靜脈炎 中藥制劑 紅花當歸酊
引言
靜脈炎是臨床護理上因輸液引起的常見并發癥,防治方法很多,使用中草藥防治臨床上也不少,但中藥制劑文獻報道則不多,鑒于這種情況,我們從1998年開始通過臨床研究,選用具有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的紅花當歸酊由于臨床防治輸液引起的靜脈炎,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擇XX年9月-XX年3月在本院住院需補液的200例患者,年齡18-20歲,男112例,女88例;患腫瘤疾病128例,肺部疾病26例,心臟疾病32例,其他疾病14例;因輸液引起的靜脈炎100例。
1.2分度標準
自定的診斷分度標準參照《基礎護理學》的靜脈炎的診斷標準,并經幾位知名專家進行鑒定認可。
1.2.1輕度 沿靜脈局部組織發紅,紅腫范圍≤5cm,有灼熱感,壓痛、血管痛,靜脈彈性減弱,靜脈壁硬化長度≤5cm。
1.2.2 中度 沿靜脈肢體腫脹、發亮,發紅,濕度高,燒灼感,腫脹范圍﹥5cm,且≤10cm,靜脈觸痛明顯,靜脈彈性差,靜脈壁硬化長度﹥5cm,且≤10cm,或有發熱。
1.2.3 重度 沿靜脈周圍有較大范圍的腫脹,形成瘀斑致皮肌層,范圍在10cm以上,靜脈呈紅硬條索狀延伸、膨突,劇痛難忍,靜脈硬化長度﹥10cm或有畏寒、高熱(體溫在38.5℃以上)等全身癥狀。
參照以上分度標準,100例靜脈炎患者,輕度59例,中度35例,重度6例;預防組為未發生靜脈炎的需補液的患者100例(其中1例因紅花當歸酊過敏,退出觀察,故剩下99例)。
1.3 分組方法
將100例靜脈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應用紅花當歸酊治療為觀察組53例,應用50﹪mgso4治療為對照組47例,兩組病人的年齡、性別、病種、靜脈炎的程度具有可比性。99例未發生靜脈炎需補液的患者采用自身對照進行預防靜脈炎的發生的觀察,用隨機的方法分左右上肢。
1.4 方劑組成
紅花當歸酊是由紅花6㎏、當歸2㎏、55﹪酒精40000ml、透皮劑浸泡1個月后制成的酊劑。
1.5 臨床實驗方法
1.5.1 紅花當歸酊治療靜脈炎100例發生靜脈炎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3例用紅花當歸酊治療,對照組47例用50﹪mgso4濕敷1h,每日4-6次。然后觀察靜脈炎的治療情況。
1.5.2 紅花當歸酊預防靜脈炎對99例未發生靜脈炎需要進行靜脈補液的病人,常規靜脈穿刺,采取自身對照,分左右上肢,取相同部位兩條血管,連續在該血管上采取隔日由遠心端向近心端穿刺3-4次,每日1次,按規定外搽紅花當歸酊或75﹪酒精,然后觀察血管局部有無靜脈炎發生。
1.6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靜脈炎的分度標準和經幾位知名專家鑒定認可的自定的療效評定標準如下。痊愈:沿靜脈炎走向的紅腫、灼熱、疼痛消失,無壓痛。顯效:沿靜脈走向的紅腫、疼痛消失,疼痛減輕,有輕微壓痛(癥狀改善2個等級上者,即重度轉向輕度)。有效:沿靜脈炎走向的紅腫、灼熱、疼痛稍減輕,有壓痛(癥狀改善1個等級以上者,即重度轉向中度,中度轉向輕度)。無效:癥狀體征無改善或加重。
2.結果
2.1 100例患者用紅花當歸酊和50﹪mgso4治療靜脈炎的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靜脈炎的療效比較
組別 n 治愈 顯效 有效 無
觀察組 53 43 6 4 0
對照組 47 17 14 12 4
從表1可見:兩組療效對比和檢驗,u=4.65,p<0.01,有顯著性差異,說明紅花當歸酊由于50﹪mgso4,紅花當歸酊治療靜脈炎有一定療效。
2.2 99例患者外擦紅花當歸酊與75%酒精預防靜脈炎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99例患者外擦紅花當歸酊與75%酒精預防靜脈炎療效比較
紅花當歸酊
陽性 陰性 合計
陽性 24 18 42
75%酒精 陰性 3 54 57
合計 27 72 99
從表2可見:紅花當歸酊與75%酒精預防靜脈炎療效經x2檢驗,x2=9.333,p<0.01有顯著性差異。說明紅花當歸酊優于75%酒精。紅花當歸酊預防靜脈炎有一定作用。
3.討論
3.1紅花當歸酊的作用
本研究用紅花當歸酊防治靜脈輸液引起的靜脈炎取得了一定效果,紅花當歸酊由紅花、當歸、55酒精、透皮劑、防腐劑組成酊劑。方用紅花為君,紅花性味甘辛、微苦、溫,具有活血通絡,祛瘀止痛、破血行血、調血作用。主治跌打損傷、瘡瘍腫痛,取其活血化淤,通經止痛的功效。當歸為臣,當歸性味甘、辛、溫,功效補血、活血、止痛,主治血虛諸癥及癰疽,取其活血止痛的功效,以加強紅花功效。方用酒精為使,既作溶劑,又可有祛瘀之功效,三藥合用可達活血化瘀、消淤止痛的功效。使用紅花當歸酊防治靜脈輸液引起的靜脈炎,是根據發生靜脈炎的病因病機進行對癥治療,在恢復血管彈性和止痛方面它比50﹪mgso4效果顯著,尤其在使用化療藥物過程中,對于血管的保護和損傷的修復,確保化療過程的.完成,是靜脈炎發生率下降。該研究得到了動物實驗的支持。如紅花當歸酊抗炎試驗(小鼠耳腫脹)、鎮痛試驗(熱板法)、急性毒性抗炎實驗、皮膚刺激試驗,及對化療后的靜脈炎模型,采用紅花當歸酊治療的病理切片結果,均表明紅花當歸酊具有抗炎、鎮痛、無毒、無刺激性、對化療血管的修復有一定的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紅花含有紅花甙、紅花醌及新紅花甙,具有明顯擴張血管作用,對凝血過程的內在凝血酶-纖維蛋白的反應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藥理實驗方法學》內記載:紅花灌胃及腹腔內給藥均有明顯的抗炎及鎮痛作用。當歸含阿魏酸鈉,通過降低纖維蛋白的濃度,增加表面電荷而促進細胞解聚,降低血液粘度。本品水溶液能降低血管通透性,能抑制血小板中致炎物質5-羥色胺的釋放,從而產生抗炎作用。而酒精則有助于藥物滲透,兼有行血作用。因此,三者合用則有活血祛瘀、消炎止痛的功能。經對藥物質量控制實驗所得:紅花當歸酊ph、相對密度、比重、細菌總數、霉菌總數、吸收度均符合《藥品衛生標準》。
紅花當歸酊取材簡便,制作簡單、價格便宜,使用方便,病人自我感覺良好,效果理想,深受患者歡迎,值得在臨床推廣。
3.2 用藥時注意事項
使用濕敷者要保持濕敷紗布的濕度,及時加藥,天氣干燥時可適當用玻璃紙包裹,防止藥物揮發。外擦者,外擦時要稍加用力,外擦范圍要超過患處3-5cm,每日4-6次,每次反復多次涂擦,注意皮膚情況,若出現紅腫、瘙癢或脫屑,則要停用藥物,報告醫生,并做相應處理。本組有1例紅花當歸酊而退出觀察,經患者經用膚輕松對癥治療后,第二天癥狀緩解。
【大學生畢業實踐報告護理系】相關文章:
畢業實踐報告引言07-01
藥學畢業實踐報告06-05
大學生畢業實踐總結11-07
大學生實踐報告07-01
電大畢業實踐報告范文07-09
物流工作畢業實踐報告03-10
外語專業畢業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報告07-05
關于大學生實踐報告07-11
大學生支教實踐報告07-02
大學生醫院實踐報告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