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冬至日記8篇
冬至日記 篇1
在墓前祭祀祖先謂之掃墓或掃拜,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的齊人篇也曾提及1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間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詘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隸傭丐,皆得上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2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拜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確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將清明與寒食并為一了)
而在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除了各家祭拜自己直系祖先之外,凡有「祖祠」或「祖廟」的`就要合族舉行祭祀典禮,稱為「祭冬」。有的在冬至前十天舉行,儀式隆重,祭后設宴招待親友,深具敦親睦鄰的功能。
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也就逐漸延伸為掃墓。
冬至日記 篇2
冬至到了,我們這里家家戶戶都有吃湯圓,聽說湯圓代表團圓,而且吃了湯圓就會大一歲呢。
冬至前夕,媽媽買來了糯米粉,開始做湯圓了,媽媽先把糯米粉倒入一個盆子里,再倒下一些水,水不能太多,用手搓著,再往返地和著糯米粉,搓到差不多再倒下一些水,直到糯米粉變成團,用手在糯米團里掰出一塊粉團,做成香蕉外形,把它平分成五塊,拿出其中一塊放在手心里搓成圓形,越圓越好。
湯圓做好了,就來煮湯圓。媽媽先在鍋里放些水,把水煮開了,再加些糖,最后把湯圓放進鍋里煮,煮到湯圓浮到水面,湯圓就熟了。煮熟的湯圓,就像一朵朵白色的.小棉花,好看極了。
湯圓煮好了,媽媽盛了一碗給我,我吃著自己做的湯圓,含在嘴里,感覺它柔柔軟軟的,味道甜甜的,很好吃。
今天我吃了湯圓,是不是真的就長大了一歲呢?
冬至日記 篇3
今天是冬至可是一家人團聚的節日。
傍晚爸媽都在燒香包,餃子。只有我納悶。我問媽媽我有事干嗎。媽媽說你去買東西吧。我走啊走啊商店都關門了。我回來說媽媽商店關門了。媽媽說傻孩子冬至當然關門啦。然后我們就燒香。到了精彩的.時候了就是吃飯了。就連樓上的叔叔都來我家吃飯我家可有獎了。吃完許多人說;我家的冬至可幸福了。我們就上樓上聊天。我看見一顆星星很亮很亮就像我們一家人一樣幸福,安康。回去睡覺了我在夢里有無數個冬至,都是美好的。
冬至日記 篇4
20xx年 X月X日 晴
天一天比一天冷起來,家里給快遞過來一些冬天穿帶的衣物,我在這里也買了一些。
盡管我很怕冷,但還是希望下一場大雪,我要去臨近的公園拍雪景。
昨晚開始刮起了大風,呼嘯聲不絕于耳。走在路上,可以感覺到風的強大力量以及自己的.弱小無力。我要在這里過我有生以來最寒冷的冬天,助手真真給我買了一個花口罩,今天用上了。
冬至了,我從不在意任何關于節氣的日子。
真真告訴我今天食堂吃餃子,為了這個“冬至”,那就吃吧。我對這里的面食早就失望了,是很難吃,也或者是我不習慣。食堂里有一半的時間是吃面食,即使是吃米飯的時候,那菜也是不忍睹更不忍吃,我懷疑食堂的廚師以前是某**養殖場的工人。為了保證我的身體能堅持上班和上網,我只能想想當年紅軍長征的苦了,再說超市的零食可以不限量的提供。
其實吃什么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我在這里開心。
昨天起陸續收到祝福短信,有意思,很有意思。
我想這個冬天的雪應該是溫暖的。
冬至日記 篇5
今天下午第一節課,老師教我們做湯圓吃,同學們都很興奮。老師給我們準備了材料有糯米粉、芝麻餡還有豆沙粉,還請來了幾位家長幫我們煮湯圓。
開始做湯圓了,老師教我們做湯圓先把芝麻餡搓成一個小圓球,在把糯米粉搓成圓形,再在上面戳個小洞,把芝麻餡放進去,然后,輕輕的搓圓就是湯圓了。聽了老師的.話,大家都興致勃勃地開始做湯圓了。過了一會兒,桌子上就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湯圓,圓圓的湯圓有的像小雪球,有的像珍珠,還有的像鴿子蛋……吃著自己做的湯圓,我們心里真高興,覺得特別甜。
今天過得真開心,做湯圓真的太有趣了!
冬至日記 篇6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媽媽告訴冬至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將要到來的意思。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的這一天北方要吃餃子,南方要吃湯圓。今天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過后天氣漸漸變得更冷了,冬眠的動物們都在洞里睡大覺,人們都穿上厚厚的衣服保暖。寒冷的冬天到來了。
冬至日記 篇7
今天早上,我剛剛走下樓梯,就聽見奶奶對媽媽說道:“要過冬至節了,得要吃糯米飯,今天一定要早點回家!” 冬至節?我心里一陣納悶,有這個節日嗎?冬至只不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呀,難道它也有個節?真是稀奇!這是怎么回事?我連忙問奶奶,奶奶回答說:“心宜啊,難道你不知道?冬至節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是從冬季到夏季的一條明顯的分界線,要吃糯米飯,就是因為怕晚上肚子餓了,所以要多吃點,特別是像你這樣的.人!”“哦。原來是這樣!”我若有所思,停!奶奶話中有話,竟然說我胖!我氣極了,腮幫子鼓鼓的,滿臉通紅。
中午,爸爸問我:“你知不知道世上為什么有個冬至節?”我搖了搖頭,接著,爸爸給我講了個關于冬至節的傳說: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老爸講完后,停了一會,又接著說道:“可是,這畢竟還是一個傳說,真正的冬至節由來是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后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哦,現在我總算明白了,原來在冬至吃糯米飯不是為了躲避災禍,而是在這天里休息,祭拜祖宗。”又學到了一個知識,心里可真高興。
晚上,媽媽如約早回家。奶奶在廚房中不停地忙碌著,燒了香噴噴、紅白相間的糯米飯,便招呼我們來吃飯,雖然我還是對早上那件事耿耿于懷,但我還是在糯米飯中放了點糖,足足吃了兩碗,吃的肚子滾溜溜的,因為吃飽了晚上才會做個好夢了哦!
冬至日記 篇8
今天是冬至,早上,媽媽提著籃子,到超市去買湯圓的粉,準備晚上做湯圓吃。
到了晚上,爸爸拿起媽媽早上買的.湯圓粉開始做湯圓了。爸爸先把儒米粉放在少量的水里浸泡一會兒,還用手和一和,讓儒米團更軟一些。弄好后,爸爸將儒米團放到一個容器里。開始搓湯圓,我拿一些儒米團,搓成一個小湯圓。我又照樣做了幾個。做完以后,水正好開了,爸爸把湯圓放到鍋里。接下來就是等了。
過了5分鐘多,湯圓的皮變軟了,我想:真想嘗一嘗自己的手藝,一定好吃。于是爸爸給我撈了一碗給我嘗。我也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好吃,太好吃了。”爸爸邊吃邊說。“啊,真是舌甜滑潤,肥而不膩,儒米不沾。”媽媽也邊吃邊說。于是我快快的吃想再吃一碗。過一會兒,湯圓全吃完了。
這個冬至之夜吃湯圓,是我最開心的了。
【冬至日記】相關文章:
冬至餃子日記03-31
冬至的日記【熱門】07-16
冬至的日記【熱】07-16
【熱】冬至的日記07-16
【熱門】冬至的日記07-16
【精】冬至的日記07-17
【薦】冬至的日記07-15
【推薦】冬至的日記07-16
冬至的日記【推薦】06-30
冬至的日記【精】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