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典故:孟母擇鄰
孟子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但是,孟子小時候,也和一般孩子一樣,很頑皮,很貪玩,不愿學習,整天和小朋友打打鬧鬧。他的母親為了讓他受到良好的教育,花了很多的心血。
一開始孟子一家居住在墓地附近,兒時的孟子還不明事,不知什么是該學的,什么是不該學的。看到鄰居們都以替人辦喪事謀生,他也覺得新鮮,每日和一群小孩子在一起,嬉戲玩鬧,也學著吹吹打打,打幡送喪,挖坑埋棺。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知道不能責怪鄰里,他們就以此為生,但如果長久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孩子學到的也只有這些,長大了又能有什么作為呢?她深深地感到,這里絕非是自己想讓兒子增長知識的地方,于是就搬家住到一個集市旁邊。
集市之中每天都很熱鬧,各種叫賣之聲不絕于耳,孟子又開始學著大人的樣子玩沿街叫賣游戲。孟母又開始心急如焚了。她深知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不能讓自己的兒子從小就在這種地方成長。她嘆息道:“這里也不是我理想中要讓孩子成長的地方。”于是她又一次帶著孟子搬了家。這一次搬到了一所學校旁邊住了下來,孟子則學著大人的樣子,模仿效法各種禮儀,孟母這才長舒了口氣,覺得這次的選擇是正確的,從此在這里居住下來,并對孟子傾心教誨,終使其成才。
【歷史典故:孟母擇鄰】相關文章:
孟母三遷的歷史典故06-17
有關孟母教子的歷史典故06-29
孟母三遷歷史典故08-04
經典歷史典故04-28
經典的歷史典故07-16
經典歷史典故精選08-26
歷史的典故04-12
歷史典故04-12
經典的歷史典故04-20
歷史典故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