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比大小》評課稿
其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 ,會讀這些符號。能理解其含義,并會說出比較的過程。
2、初識比較大小的方法,能根據“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
教學重點:認識大于號、小于號、等號,知道它們的含義,掌握比多少的方法。
教學難點:會用大于號小于號表示比較的結果。
由于一年級孩子剛入學不久,學習習慣還沒有養成,所以我們訓練孩子的重點就是聽老師指令行事,能坐、會聽,會說,按要求發言。
課堂一開始,是復習鋪墊,為學習新知打基礎,緊接著就是以孩子喜歡的游戲“兩個班拔河比賽”引出“怎么還沒有開始”而入題,接著利用擺圓片也就是一一對應的方法去驗證9和10的大小關系。從而認識大于號和小于號等號,知道三種符號的作用,并利用兒歌幫孩子有效記住大于號和小于號的特征,其目的是讓孩子在情境中感覺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去感覺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
在這需要給大家說明的有兩點:一就是信息窗的處理,本來是讓孩子看圖說信息,提問題,可是試講的時候感覺頭重帽大,也就是新課10分鐘還沒有進入重點處,于是我們決定在這簡單處理,直接取用有用信息,老師引導孩子進入紅點標志問題,目的讓孩子的集中力在重點處發揮。
其二說就是擺圓片,一開始也是讓每位孩子動手擺,目的是加強孩子的動手能力,從而在操作中體會比大小時用的一一對應的方法,可是孩子剛學過10個數,就利用10個數中較大的9和10去比,當然也要用到二三十個圓片,再加上桌子小,孩子不會恰當利用,還有如果在桌子上擺好,就要堅持到第二個紅點標示的問題也就是等號學習完才可以收起來,那么長的時間孩子就免不了對著花花的圓片動心動手,為了有效的讓孩子更好的學習新知,我們就決定就讓兩個孩子上黑板擺,下面的孩子幫著看著數著,從而保持了課堂的有效進行。
本節課進行完之后,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課堂孩子表現的味道有點淡,還有認為應該從出彩的地方沒有出來,一些細節問題處理的不夠到位,不夠成熟、不夠機智,還是缺乏經驗吧,在此就希望各位老師給予幫助,請大家盡情指導點評,謝謝!
【《比大小》評課稿】相關文章:
評課稿-《走進青春》評課稿08-02
“比”的評課稿09-28
課賽評課稿06-28
《掌聲》課評課稿07-30
語言課評課稿04-23
心理課評課稿01-18
課賽評課稿03-08
復習課評課稿04-08
小學美術評課稿-《動物面具》評課稿07-31
小學美術評課稿 盤盤轉轉評課稿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