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書寫文化的苦旅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書寫文化的苦旅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荒涼的大漠。遠處,一隊人牽著駱駝緩緩走過,駝峰上掛著的是一卷卷的珍寶,駝隊的源頭便是那著名的莫高窟石洞。這,便是《文化苦旅》中《道士塔》描繪的景象。若不是讀了《文化苦旅》,我恐怕到現在還不知道,那壯觀絢麗的莫高窟在百年前竟遭遇這樣的浩劫,更讓我氣憤的是中華子孫卻任瑰寶流落在外人手里,不聞不問!
初讀這本書,只是僅僅作為老師布置的一項作業罷了。但后來我發覺,我錯了,我開始喜歡上了這本書。《文化苦旅》中的散文,也許并不是最優美最華麗最感人肺腑的,但一定使你感觸最深。剛開始讀這本書,我以為它只是描寫神州大地上的山川風物,人文景觀,但如果我們細細品味,就會發現一段不一般的歷史,或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憑著山水風物來尋求文化的靈魂和人生的秘籍,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品格。”這或許是對《文化苦旅》最貼切的評價了吧?
最喜歡書中《廢墟》這一章。大多數人都認為完整才是美,但余秋雨卻提出了一種相反的觀點——廢墟也是一種美。仔細品味,是啊,殘缺也是一種美。春雨中萌發的綠葉是一種美,但誰又能否定秋風中飄落的枯葉不是一種美呢?萌發的綠葉固然代表希望,但不可否定飄落的秋葉也是生命的輪回。它被賦予的是一種別樣的美。曾經瀏覽過羅布泊湖畔死而不朽的胡楊的照片,一顆顆胡楊即便干枯也要堅守這片土地;曾游覽北京圓明園,一座座亭臺水榭經過戰爭的硝煙,哪怕變為一座座廢墟也依然不屈。它們都是美的。還是柏拉圖說得好,他說“在短暫的生命里尋找永恒。”縱然是一片片廢墟,我們也要看到歷史所賦予它的真正意義,用它來激勵自己、警示自己:歷史的悲劇不能重演!“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滄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又何嘗不是對我們最大的啟示呢?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我相信在《文化苦旅》中的含義不僅僅只有我領悟的這么多,我愿意追隨余秋雨先生的足跡,發現那更深層的真諦。
【書寫文化的苦旅作文】相關文章:
文化苦旅感悟08-29
《文化苦旅》有感05-05
文化苦旅作文11篇07-19
閱讀文化苦旅的心得12-13
文化苦旅閱讀感悟12-27
《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05-30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06-09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1-03
《文化苦旅》經典語段摘抄03-14
讀文化苦旅閱讀心得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