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化苦旅》黃州突圍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黃州突圍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述求告的大氣,一種不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
知道這段話是余秋雨先生寫的,一直喜歡這段話。今天讀先生的《文化苦旅》——黃州突圍,終于找到這段文字的出處。
對于蘇東坡最初的認識,來自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他說蘇東坡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全才最可愛的男人,于是一直崇拜和景仰。今天看先生的《文化苦旅》——黃州突圍篇,東坡的悲慘遭遇和經歷,竟讓我幾次淚目。
蘇東坡一生走過和流放過許多地方。這些地方遠比黃州美麗,但是僻遠的黃州卻給了他最大的驚喜和震動。
他來到黃州之前,正陷入一個被文學史家稱為“烏臺詩案”的案件中。我們也許會猜想,像蘇東坡這樣讓中國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應該是他所處時代的無上驕傲,周圍的人一定會小心的珍惜他,虔誠的仰望他。事實恰恰相反,無數卑劣文人與小人的嫉妒、誹謗和誣陷,讓這個曠達、單純的男子不知身犯何罪,竟讓差人用繩子捆扎著,像驅趕雞犬一樣,走在示眾的路上!
“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扎著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行進。蘇東坡在示眾,整個民族在丟人。”
“小人牽著大師,大師牽著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
于是,那個溫和柔雅如林間清風、深谷白云的大文豪,在牢房里受盡了非人的折磨!
許多他昔日的好友竟在他危難時悄悄地躲避了。但是畢竟有勇敢之人,仗義之人。
杭州的父老鄉親在他入獄后公開做了解厄道場,求告神明保佑他。
獄卒梁城,知道他是個大文豪,無人時盡力照顧他的生活,連每晚的洗腳水都為他準備了。
他的朝中好友,甚至他的政敵,王安石的弟弟也仗義執言。
最動情的是那位太皇太后。
如此形勢下,皇上釋放了蘇東坡,將其貶謫黃州。
由此看出黃州對蘇東坡的重要。
在黃州的日子,凄苦的生活,難言的孤獨,使他徹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鬧,將內心寄托于無言的山水,寂寞中反省過去,覺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華外露,缺少自知明,“他的這種自省不是一種走向乖巧的心理調整,而是一種極其誠懇的自我剖析!他在無情地撥除自己身上每一點異己的成分,他漸漸回歸于清純和空靈。”在這一過程中,是佛教讓他習慣于淡泊與靜定!
艱苦的物質生活,又使他不得不親自墾荒種地,體味著自然與生命的原始意味。
也是在這時候,他自號“東坡居士”,完成了由蘇軾到蘇東坡的蛻變,藝術與才情又獲得了一次蒸餾與升華,他真正成熟了。
于是也就有了開頭的文字,秋雨先生對他蛻變后的解讀!
【《文化苦旅》黃州突圍讀后感】相關文章:
文化突圍的作文07-03
文化突圍者06-28
《文化苦旅》有感05-05
文化苦旅讀書09-25
文化苦旅有感10-17
文化苦旅感悟08-29
文化苦旅好句07-03
文化苦旅作文12-16
文化苦旅的感悟10-24
《文化苦旅》好詞好句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