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體的器官、系統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解剖并識別雞翅中的主要組織,認識組織如何構成器官。
⑵理解器官、系統的概念。
⑶能夠以人為例,分析說明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即能解釋細胞是如何組成多細胞生物體的。
2、能力目標
⑴能用自己的語言解釋細胞是怎樣組成多細胞生物體的,使學生能夠利用所學知識,并培養其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⑵通過解剖實驗,初步學習生物解剖實驗操作與實驗技能,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⑶通過對生物體結構層次的教學,使學生能夠掌握“先整體后局部再整體”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形成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科學觀點,并能夠認識到生物體與環境相適應的特征。
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包括器官、系統兩個重要概念。通過解剖觀察雞翅,分析得出不同的組織如何構成器官的,并由此得出器官的概念。以人體為例,說明器官是如何進一步構成人體和動物體的系統,引出系統的概念。
教學重點
⑴器官和系統的基本概念。
⑵了解認識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教學難點
組織學生進行解剖觀察實驗。
教學策略
復習導入新課——實驗觀察——學生展示——討論——歸納總結——以胃為例引入消化系統——討論——歸納總結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胃的模型、新鮮雞翅、解剖工具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復習前面的內容,導入新課。
通過前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細胞通過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通過細胞分化形成組織。那么人和動物的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了那幾種組織?(學生回答完后,放映四種組織的圖片)
那這些組織又是如何進一步構成動物體植物體的呢?是不是幾種組織簡單地堆砌就構成了生物體?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解剖觀察雞翅。
2、解剖觀察雞翅。(請學生閱讀實驗內容)
講解解剖方法與步驟,指導學生按步驟進行解剖、觀察,并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認識雞翅的組織組成。(屏幕上放映實驗的方法步驟)方法步驟:
在實驗過程中,同學們如果覺得不按課本的實驗方法、步驟也可以完成實驗目的或者認為自己的方法更好的,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提醒學生實驗過程中既要大膽又要細心,若不小心傷到手指要及時向老師報告)
在觀察中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⑴構成雞翅的組織主要有哪幾種?
⑵不同的組織在雞翅上排列的順序有什么特點?
⑶雞翅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教師巡視指導,與學生一起分析雞翅的結構。
講述:構成雞翅的組織主要有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四種。上皮組織和結締組織構成的皮膚在雞翅的最外面;結締組織組成的骨位于雞翅的中央;肌肉組織組成的肌肉附著在骨骼上;肌腱、韌帶等結締組織將肌肉和骨骼連接在一起;當然,雞翅上也有神經組織,因神經組織是白色的,又較細,不容易觀察到。雞翅的主要功能是飛行運動,主要靠肌肉的收縮,牽引骨骼運動。家雞由于適應家養環境,雞翅飛行能力減弱,但被逼急了,它還是會飛的。
【生物體的器官、系統】相關文章:
《生物體由器官和系統組成》教學反思06-26
生物體的器官初一生物系統隨堂練習06-26
七年級上冊生物體的器官系統知識點06-24
七年級(上冊)生物體的器官知識點06-22
左下腹是什么器官-器官知識06-24
器官農場作文06-23
器官的爭吵作文12-05
生物體的基本結構歸納07-02
“物質運輸的器官”教學反思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