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用社將結束無全國電子匯兌的歷史
人民銀行電子聯行自1991年運行以來,已經取得了較大發展,逐步成為我國銀行業異地資金匯劃的主要渠道。電子聯行的建設和發展,為加快資金周轉,提高社會資金使用效益,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進一步解決廣大中小金融機構、城鄉信用社的資金匯劃難題,人民銀行總行已逐步在全國經濟較發達的縣(市)級以上城市實行電子聯行“天地對接”和業務到縣。這樣全國49,000多家信用社之間可以通過人民銀行電子聯行直接通匯,信用社與參加人民銀行電子聯行的各大商業銀行的網點也可以直接通匯。從而意味著信用社將結束無全國電子匯兌的歷史,大大提高了資金匯劃速度,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一)
隨著業務量的加大,我們發現電子聯行業務中仍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電子聯行業務處理不規范。有些商業銀行將填寫電子聯行轉匯清單作為一種負擔,隨意填寫匯入行行號,造成資金不能及時準確到帳。電子聯行查詢系統需要通過互聯網發送電子聯行機構變動信息。但由于大部分基層銀行仍未實現計算機聯網,以至于獲取不到最新的信息而造成差錯。據反映,有的行收到的退票因錯填匯出行行號的達到30%以上,造成費事延時。
二是電子聯行往帳差錯依然很普遍。電子聯行往帳差錯一般是由業務人員操作不規范以及客戶自身草率等原因造成的。致使往帳有效信息失真,客戶資金不能安全、準確、及時地匯劃到帳。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客戶在填寫電匯原始憑證時字跡潦草,將主要要素如收款人名稱、帳號中個別漢字和阿拉伯數字錯寫或漏寫,致使聯行資金雖到了指定地,但客戶取不到資金,甚至被誤入他人的帳號。
2、匯出行在填寫電子聯行轉匯貸方清單時不按規定辦理,轉匯匯入行行號錯填,或為省事直接填寫匯入行的上級行或人行當地支行行號,延長資金在途時間。
3、發報行業務人員不按規范操作,引起差錯。這些差錯都會造成聯行資金的損失,加大金融風險。
三是查詢程序不規范。人行轉匯造成了查詢的多環節、速度慢,收不到查復的情況比較多,原因是收報行雖已正常轉匯卻遲遲不給答復,造成收報行有查無復。電話查詢費用大,往往要打幾次才能問清,費時費事。
四是電子聯行來帳處理中的問題。由于大部分行對電子聯行來帳仍是手工劃轉,因此業務人員稍一疏忽就會使資金錯轉,致使客戶資金迂回停滯,不能及時到帳。
(二)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首先經辦人員要有責任心,層層把關,加以防范。第一關是匯出行臨柜人員認真審查客戶填寫的原始憑證,做到有疑必問,確保萬無一失。第二關是匯出行填寫電子聯行轉匯清單時一定要規范,做到內容完整,字跡清晰,數字準確。第三關是發報行要同時把好核對關、發送關和核查關。仔細核對電匯原始憑證與轉匯清單各項是否相符;堅持錄入、復核、密押要素三人上機,杜絕“一手清”;事后監督人員及時核對每天電子聯行往帳業務,防范結算風險。對于聯行退票業務,首先要核對是否為匯出行自身的責任,如果是匯入行行號確定錯誤的問題應考慮直接重匯,不能不負責任地給匯出入記帳。
其次,應有配套的軟件及相應的電子聯行制約措施。查詢應作為辦理聯行業務的重要環節,納入總中心對各小站的考核內容。規定每日上午查詢,下午必答復;下午查詢,最遲次日上午答復。否則向總中心舉報,總中心定期下發通報,這將會促進業務的開展。
最后應考慮電子聯行與會計核算的連接軟件,解決不能天地對接行的急需,使電子聯行業務更加規范,減少人為差錯的產生。
人民銀行電子聯行系統是辦理資金匯劃和清算的重要工具。它與經濟、金融的關系十分密切,深受客戶歡迎。但往往是個別現象影響全局。因此,需要有相應的制度制約,使操作有章可循。
【信用社將結束無全國電子匯兌的歷史】相關文章:
匯兌損益的賬務處理07-02
歷史將記住李清照作文06-08
歷史將記住屈原作文11-03
有備無患的歷史典故06-02
刻畫無鹽歷史典故06-27
刻畫無鹽的歷史典故06-21
有備無患的歷史典故07-02
出國留學:外匯兌換省錢訣竅06-27
關于匯兌損益的會計處理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