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城故事觀后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在寫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費城故事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費城故事觀后感1
大二的第一節聽力課,老師讓我們去看一部電影,老實說,我的第一感覺是驚訝。不過,對于這位冷美人的出牌,我相信大部分同學還是可以接受得了滴。但是,對于費城故事這部電影呢?我看未必會全部人都能接受得了。
讓我來看,整部片子所透露出來的氣息是相當的前衛,里面的主題——同性戀、艾滋病,即便是放在今時今日,依然讓人覺得很難以去接受。更何況這部影片是在1993年放映。片子是由一場官司貫穿其始終,不過,別忘了它可是叫做費城故事。一場官司就是關系到整個城市。它掀開這個城市的一層布,一個被刻意隱藏了的群體在這場官司中浮出了水面,他們因為性取向的不同,或因為身患世紀絕癥AIDS,所以而要受到這座城市的歧視。并且,影片的一開頭,就用略過的手法,讓我們看到一群生活在底層的人的狀態。不過,他們臉上的歡笑卻掩蓋了許多鮮為人知的辛酸。所以,這部影片公映時必定引起了一系列轟動。
由于,受于時間的限制,我并沒有看完了整部影片,直到離開那時,已經接近尾聲了。結局也應該不會超出預想。而在這個過程里面,我也想起我們中國第一承認患上AIDS的女大學生朱力亞,這件事情,同樣引起了國人的關注,顯然其影響力是不能與這片相比的,其寫實的場景,在法院上的雙方的辯論直挑戰當下的.價值觀,挑動著每一位保守者的神經。我承認,我也是像里面的大多數人那樣,感到了恐懼。而誰不能恐懼呢?
而未來,我想大多數人會像里面的正派人物喬那樣,先是經歷一個過程,由抵制再到接,再到幫助。但是,這需要時間。讓我們再來看看喬,或許,他才是代表這座費城的未來,他有完整的家庭,有新生兒。而且,作為黑人的他有一份正當且高收入的律師職業,象征費城正一步一步地邁向自由平等。
費城故事觀后感2
《費城故事》講述了一個艾滋病患者用法律維護自我權利利益的故事,它被稱為“好萊塢應對艾滋脖的影片。它標志著好萊塢不再逃避社會現實,而正式向泛濫美國的艾滋病宣戰了。影片號召人們關心幫忙艾滋病人,同時贊揚了艾滋病人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在社會引起廣泛關注。
它講述了一個名叫安迪的年輕律師被公司無理解雇,而開除的理由就是他患上了愛滋玻他在與病魔抗爭的同時,堅持用法律維護自我的權益,維護自我的尊嚴。
影片主人公的扮演者湯姆?漢克斯在電影中表現出色,逼真形象,令人感動。為了演好艾滋病患者的瘦弱體形,他用節食的辦法將體重減輕了30磅,并親自與同性戀者、艾滋病人接觸,直接體驗生活;為了演出艾滋病人獨特的絕望心態,他每一天都進行造型訓練,但回家后又得恢復自我,忍受著內心的煎熬。更可貴的是,他所演出的不僅僅是一個病人,更是一個堅強的奮斗著的愛著他的家人朋友、他的事業和整個社會的偉大主角。正因如此,湯姆?漢克斯獲得了第66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和第44屆柏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銀熊獎。
影片中的`一男一女,都是極不幸的人,卻也是值得敬佩的人。他們遭遇了人世間最大的痛苦,也以最頑強的方式承載了這痛苦,最后在人世間的歌聲中飛升而逝。
我們對愛滋病,對同性戀往往是一種有色的眼光看待,往往是懼懼恐慌,也許更多的是歧視。但從人性的角度講,愛滋病者,同性戀他們都享有與常人一樣的權利。正如片中律師喬所說的,他是厭惡同性戀者,可他更要的是法律。安迪與喬執著的法律精神感染著我們,告訴全世界愛滋病者們公平,正義還是存在的,同樣能夠用法律,用自我的決心活的精彩。
一個人在頻臨死亡之際,為了人類的權利為了爭取世界的正義,個人的公正,不畏世俗眼光,敢于應對別人的不贊同,敢于與病魔做斗爭,做他認為對的事,值得尊敬。
費城故事觀后感3
大二的第一節聽力課,老師讓我們去看一部電影,老實說,我的第一感覺是驚訝。但是,對于這位冷美人的出牌,我相信大部分同學還是能夠理解得了滴。但是,對于費城故事這部電影呢?我看未必會全部人都能理解得了。
讓我來看,整部片子所透露出來的氣息是相當的前衛,里面的主題——同性戀、艾滋病,即便是放在今時今日,依然讓人覺得很難以去理解。更何況這部影片是在1993年放映。片子是由一場官司貫穿其始終,但是,別忘了它但是叫做費城故事。一場官司就是關系到整個城市。它掀開這個城市的一層布,一個被刻意隱藏了的群體在這場官司中浮出了水面,他們因為性取向的不一樣,或因為身患世紀絕癥AIDS,所以而要受到這座城市的歧視。并且,影片的一開頭,就用略過的手法,讓我們看到一群生活在底層的人的狀態。但是,他們臉上的歡笑卻掩蓋了許多鮮為人知的.辛酸。所以,這部影片公映時必定引起了一系列轟動。
由于,受于時光的限制,我并沒有看完了整部影片,直到離開那時,已經接近尾聲了。結局也就應不會超出預想。而在這個過程里面,我也想起我們中國第一承認患上AIDS的女大學生朱力亞,這件事情,同樣引起了國人的關注,顯然其影響力是不能與這片相比的,其寫實的場景,在法院上的雙方的辯論直挑戰當下的價值觀,挑動著每一位保守者的神經。我承認,我也是像里面的大多數人那樣,感到了恐懼。而誰不能恐懼呢?
而未來,我想大多數人會像里面的正派人物喬那樣,先是經歷一個過程,由抵制再到接,再到幫忙。但是,這需要時光。讓我們再來看看喬,或許,他才是代表這座費城的未來,他有完整的家庭,有新生兒。而且,作為黑人的他有一份正當且高收入的律師職業,象征費城正一步一步地邁向自由平等。
費城故事觀后感4
《費城故事》講述了一個艾滋病患者用法律維護自己權利利益的故事,它被稱為“好萊塢面對艾滋病”的影片。它標志著好萊塢不再逃避社會現實,而正式向泛濫美國的艾滋病宣戰了。影片號召人們關心幫助艾滋病人,同時贊揚了艾滋病人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在社會引起廣泛關注。
它講述了一個名叫安迪的年輕律師被公司無理解雇,而開除的理由就是他患上了愛滋病。他在與病魔抗爭的同時,堅持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維護自己的尊嚴。
影片主人公的扮演者湯姆漢克斯在電影中表現出色,逼真形象,令人感動。為了演好艾滋病患者的瘦弱體形,他用節食的辦法將體重減輕了30磅,并親自與同性戀者、艾滋病人接觸,直接體驗生活;為了演出艾滋病人獨特的絕望心態,他每天都進行造型訓練,但回家后又得恢復自我,忍受著內心的煎熬。更可貴的是,他所演出的不僅是一個病人,更是一個堅強的奮斗著的愛著他的家人朋友、他的事業和整個社會的偉大角色。正因如此,湯姆漢克斯獲得了第66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和第44屆柏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銀熊獎。
影片中的一男一女,都是極不幸的人,卻也是值得敬佩的人。他們遭遇了人世間最大的痛苦,也以最頑強的方式承載了這痛苦,最后在人世間的歌聲中飛升而逝。
我們對愛滋病,對同性戀往往是一種有色的眼光看待,往往是懼懼恐慌,也許更多的是歧視。但從人性的角度講,愛滋病者,同性戀他們都享有與常人一樣的權利。正如片中律師喬所說的',他是厭惡同性戀者,可他更要的是法律。安迪與喬執著的法律精神感染著我們,告訴全世界愛滋病者們公平,正義還是存在的,同樣可以用法律,用自己的決心活的精彩。
一個人在頻臨死亡之際,為了人類的權利為了爭取世界的正義,個人的公正,不畏世俗眼光,敢于面對別人的不贊同,敢于與病魔做斗爭,做他認為對的事,值得尊敬。
【費城故事觀后感】相關文章:
費城故事觀后感300字06-23
2017關于費城故事英文觀后感06-22
觀后感作文:西柏坡觀后感06-21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電影觀后感06-23
觀后感大全之讓生命充滿愛觀后感06-22
精選觀后感06-21
關于愛國電影觀后感推薦:《紅孩子》觀后感06-21
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觀后感500字觀后感07-04
春晚觀后感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