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愛是教育的靈魂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從內(nèi)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jīng)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jié)構(gòu)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zhuǎn)化。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yīng)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愛是教育的靈魂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是教育的靈魂作文1
在六年級的寒假里,我看了《愛的教育》(即《愛的教育》和續(xù)《愛的教育》),主人公安利柯是一個國小四年級學生,他用寫日記的方式記錄了他生活中關(guān)于友情、親情的事情,深深的打動了我,讓我許多次淚流滿面,也讓我多次感受到愛是教育的靈魂。
在安利柯的日記里,類似“愛是多么偉大呀!”這種話一句也沒有,卻讓我的內(nèi)心感受到愛是很偉大的,可見作者德61亞米契斯寫法十分高超。例如這么一個故事——《少年筆耕》。
一個十二歲的小男孩叫敘利亞,因為父親每天忙著寫文件,要到很晚才睡,因而決定在晚上十二點起床幫他父親工作,但由於每天起床寫作,所以上課總是打著哈欠、學業(yè)退步,而被老師叫了好幾次到學校去的`、毫不知情的父親卻對兒子的行為十分不滿,也很高興自己的精力比以前更旺盛了男孩有好幾次想放棄,但一看見父親疲勞的樣子又無法放棄,父親對孩子卻以達到完全不理不睬的態(tài)度,令孩子非常傷心,直到某一天,小男孩在寫作時不小心把一冊書碰落在地,父親才發(fā)現(xiàn)事情的真相,心中充滿了懊悔、愧疚和慈愛,那天父子倆一起熟睡到天明。
這個故事十分動人心弦,講述了一位孝子幫父親寫作的故事。這個故事教育我們要多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一直在辛苦的工作,面容已經(jīng)比以前更蒼老,一家的重擔全壓在他們倆個身上。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長大,比以前更懂事了,因此我們也要幫他們分擔一些了。
《愛的教育》這本書能讓我們更加了解并懂得愛,建議大家也來讀一讀吧!得。
愛是教育的靈魂作文2
“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去年教師節(jié)前夕,xx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一番話,引發(fā)了廣泛的共鳴。
早在20xx年《經(jīng)濟觀察報》有篇社論中提及一件事情至今都讓人記憶猶新:有19位家長的聯(lián)名信,終于讓學校勸退了一個五年級的少年,這是兩年前深圳一所小學發(fā)生的真實故事。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讓人們懷有如此強烈的敵意?他是一個患有自閉癥的孩子,自控能力不如人,也不像其他同學能嚴格遵守課堂紀律,家長們擔心他影響自己的孩子。這個殘障男孩,曾經(jīng)就讀于特殊兒童學校,有著相對不錯的智商,鋼琴演奏水平七級,沒有攻擊行為,母親為了讓他能更好地融入社會,把他轉(zhuǎn)到普通小學。但家長們不容。一個學期后,他們說,再不勸退這孩子就“不客氣”。他想上學,學校不讓他進教室,他溜進去,坐在最后一排;學校搬走了他的課桌椅,他站在教室最后,靠著墻,“站得老直,像一朵蘑菇”。
一聲嘆息。不僅僅為這個少年,更為他的同學們。對于小學生來說,所見所聞都對將來個人品格以及價值觀的形成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這個特殊孩子的到來以及離開,會給他們的心靈留下什么?這將是一種什么樣的示范效應(yīng)?世界應(yīng)該是寬容的還是狹隘的?對待特殊群體、弱者群體,應(yīng)該予以愛心還是施以隔離甚或敵意?
家長們出于對子女的愛護,為孩子爭回了清凈的學習環(huán)境,但卻錯失了給他們提供“愛的教育”的機會——雖然,他們或許也一直在教給孩子愛與寬容,但這次他們用行為告訴孩子,如果存在哪怕只是微小的利益沖突,別說善待,傷害他人也是合理的。也別光怪家長,整個社會忽視愛的教育已經(jīng)太久了,我們從來不缺宣言和口號,但卻做不到知行合一。整個社會在功利的軌道上奔跑太久,已經(jīng)忘掉了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應(yīng)有一些關(guān)乎精神的東西。這19位家長,都是五年級小學生的父母,他們已被“小升初”拖得身心疲憊,無暇顧及心靈養(yǎng)分。教育沉疴使然,社會痼疾使然。
眾所周知,古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國王皮格馬利翁雕刻一座少女雕像時,投入了全部精力、融入了所有愛戀。最終,愛神被他打動了,賦予雕像以生命。有了愛,就有了蓬勃的生機,就有了躍動的靈魂,“皮格馬利翁效應(yīng)”正是對教育真諦的生動詮釋。但是,教育光注重學業(yè)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懂得愛。當年,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寫下這樣一段話: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時至今日,這段話依然發(fā)人深省。是的,一個會愛的人,才會有包容、樂善、誠良等美好品質(zhì),這些都是生命中的精神養(yǎng)分,存在于人性深處,需要被激發(fā)。一個人沒有它,如同失去心靈;一個社會沒有它,如同失去靈魂。
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告誡,“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一個冷漠的眼神、一句刻薄的話語、一次不公平的對待,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如果沒有立德樹人的仁心、沒有誨人不倦的耐心、沒有有教無類的公心,那么這樣的教育是沒有溫度的。正如一些教育界人士的疾呼,許多教師不缺知識,不缺方法,缺的是愛心,缺的是責任心。今天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回到人本身、關(guān)注人的成長。
近期,美國一位自閉癥患兒代言人莉莎和abc電視臺聯(lián)手策劃了一期節(jié)目:《你會怎么做?》——短片旨在測試,當自閉兒在公共場合出現(xiàn)不恰當行為時,公眾的接納程度。在新澤西一家餐廳,由演員扮演一家四口,其中男孩是自閉癥患者。落座不久,男孩開始自言自語,來回走動,甚至去拿了別人盤子里的食物。這時,餐廳里沒有人抱有異樣眼光。按照預定計劃,如果公眾沒有反應(yīng),另一位演員就開始演出,他指責孩子父母,要求他們把孩子帶回家。這時,人們不再沉默,他們開始指責這個提出苛刻要求的男人,并安慰孩子的母親。最后,在眾人圍攻之下,男人離開了餐廳。節(jié)目組出現(xiàn)后公眾恍然大悟,主持人隨機采訪一位顧客問其為何挺身而出,她說:“我是為了那個孩子。”
聽起來很讓人艷羨?這是自幼潛移默化教育的`結(jié)果。比如,教育機構(gòu)會鼓勵孩子去做義工,成為社會的志愿服務(wù)者,這將成為他們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經(jīng)歷——看過了人間苦難,才懂得更好地去愛和包容。
我們也不要太悲觀,我們看到了19位家長的聯(lián)名抵制,也看到了有的父母帶著兩三歲的孩子,為自閉癥兒童的康復做志愿者。北京有一位自閉癥孩子,小學六年一直得到學校和同學的幫助。升入初中后,學校特意把他與小學的“好哥們兒”安排到同一個班。軍訓時,“好哥們兒”拉著他的手給他鼓勁;開學第一天,“好哥們兒”的媽媽陪著他的媽媽站在校門外,目送他遠去。中國在緩慢進步。
有人說,愛是理性的太陽,照耀著世界。“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為救學生不惜失去雙腿,這是舍己為人之愛;大量鄉(xiāng)村教師拿著微薄收入堅守課堂,這是克己育人之愛;無數(shù)老師一心撲在教學上,送走一屆又一屆學生,兩鬢斑斑無怨無悔,這是敬業(yè)成人之愛。愛崗位、愛學生、愛一切美好的事物,每一位好老師都是一張教育的名片,他們看似平凡,卻以一生寫盡了人間大愛。教師雖不是雕塑家,卻塑造著世界上最珍貴的藝術(shù)品,從事著“仁而愛人”的事業(yè)。只有愛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惟有傾注愛心,三尺講臺才會成為夢想起飛的平臺。
“教育能走多遠,關(guān)鍵看你有多愛”。心中有了愛,就是教育的燃燈者、舉火者,他們提供的光亮,足以照耀孩子們的前程,足以照亮我們民族的未來。
【愛是教育的靈魂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愛是教育的靈魂師德07-05
教育是靈魂之本教育隨筆07-05
教育的靈魂心得體會01-24
靈魂的作文03-14
精選作文獨處的靈魂06-22
科技的靈魂作文07-03
靈魂在高處作文04-02
喚醒靈魂作文04-04
高貴的靈魂作文06-05
靈魂擺渡作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