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老師期末總結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但是總結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語文老師期末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針對本次期末考試我進行了以下分析:
不足;
(1)詞語積累不夠。
重視積累,就等于給了學生一把學好語文的金鑰匙,語文教學效率就會迅速提高。學生平時缺乏大量的閱讀、積累、欣賞、感悟,遇到一些較靈活的題,就感到束手無策。
(2)綜合能力薄弱。
由于學生平時學的知識較規范,缺乏對知識整合的處理,故失分較多。本次考查的內容不僅涉及拼音、詞義、邏輯思維訓練,還考查學生對短文內容準確理解能力及平時積累詞語的能力。由于我在教學中注重教材的系統講解,導致學生對綜合性較強試題缺乏獨立分析能力,失分較多。
(3)邏輯思維能力欠佳。
本次質量檢測作文素材是半命題作文,給學生更多的想象空間,但由于學生基本功不夠扎實,邏輯思維訓練太少,所寫作文語序散亂,沒有很好的邏輯聯系。可見在這方面,我班學生還是較為薄弱。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更應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
(4)書寫不規范。
從整體卷面看,我班學生的書寫情況不容樂觀。書寫不夠端正,字體潦草不規范。
(5)學生學得太“規范”。
透過整張試卷,不難看到我們學生學得太“規范”化,以至于對一些開放性題無所適從,沒能真正讀通、讀懂、領會。更有甚者,部分學生不愿讀題,憑自己的感覺,想當然地回答。
改進措施:
1,密切語文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家校合作夯實基礎,特別是聽寫、背誦、默寫要做到及時過關,課課過關。一課一清查,一個單元一清查。學生不僅要收集,背誦優美詞語,更重要的要運用到作文當中,而且還要會造句,不能只用一個詞造句,還要會同時使用多個詞語造句。能夠在做題的時候,不假思索的就能想出來,學會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2,“方法比知識更為重要”。以后應在教學過程中,應適度地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充分發揮“授之以漁”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的能力和聯系上下文及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表達效果的能力。
3,還要立足于課內,延伸于課外,注重課外知識點的滲入,融會貫通。語文的學習離不開生活,我們在學習完一篇課文之后也要學會再和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這樣他們就會學以致用,在理解課文內容,思想上就會更貼近生活。
4.要強化作文基本功訓練。作文要有指導,有多種形式的練筆,要及時批改及時講評反饋,注重作文單項寫作技巧的訓練,。
5,加強對學生的書寫習慣訓練。
6,另外加強對學生考試后檢查的訓練,養成好習慣,考試認真做,做完認真檢查,錯誤及時糾正。
7、教師、家長、學生共同努力,提高學困生的成績。
教學啟示:
通過這次考試情況分析,今后語文教學,我覺得至少應該在以下方面作努力。
1、要繼續重視識字和積累。
從本次考試可以看出,識字和積累得分率較高,學生掌握較好,因此在今后教學中必須繼續重視這方面教學。
2、教會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方法比知識更為重要”。學生養成好的讀書方法,掌握“活”的讀寫有機結合的方法,將有助于提高閱讀與習作的效能。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度地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進行實踐,獲取的不僅僅是問題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識的方法。充分發揮“授之以漁”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學,少教怎么做。
3、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創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更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充分讓其獨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輸知識。要在學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點燃其創新思維的火花。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營造一種寬松的民主氛圍,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勇于爭辯,善于思考的創新能力。這樣學生就不至于對于開放性的試題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4、要樹立大語文觀,拓展思維。
要樹立大語文觀,立足于課內,延伸于課外,注重課內外知識點交融滲透,融會貫通。首先教師要多讀書,不僅自己能讀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積淀;其次要求教師能多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讓學生學會讀各種文章。這樣,學生平時就有了充實的閱讀素材,增加了對語言的悟性,提升了語文綜合素養。
總之,要教好語文,讓學生真正學好語文,必須靠老師本著一顆積極探索、努力鉆研的心去不斷努力、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適應時代的要求才行。
【三年級語文老師期末總結】相關文章:
三年級語文老師期末工作總結01-10
語文期末教師總結范文07-10
語文期末總結04-14
語文期末總結07-02
期末語文總結06-22
語文老師期末評語01-25
三年級語文期末總結11-19
三年級語文期末總結07-02
語文教師期末教學總結02-20
關于語文教師期末總結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