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堂紀律管理的藝術
1、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讓學生自覺遵守紀律正確認識紀律,對紀律自覺遵守執行,積極維護紀律的態度,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自尊心,不一味的制定班規、班紀。讓學生逐漸增強主人翁責任感,集體榮譽感,讓學生通過演講,表演,辯論,比賽等多種形式,多種活動提高其主人翁責任感,自覺維護紀律。“凡事要有一個好的開端” ,有成效的教師與成效較差的教師在學期開頭幾周的管理有差別。有成效的教師在開頭第一天就使活動井井有條,忙而不亂。在開學頭幾周內,堅持課堂教學常規,一旦發現違紀行為,便立即制止并提醒違反者注意有關規定。成效差的教師在開學的前幾周他們或者不向學生講解有關細則,工作不緊不慢一旦發現違紀行為,只是籠統地提醒他們舉止要守規矩,至于規矩是什么,學生不得而知;或者有布置,沒有檢查,對違紀行為輕者不予理睬。結果我們發現,在相當的程度上,頭幾周的課堂行為對整個學年的紀律和成效具有決定性影響。“凡事要有一個好的開端”,“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許多富有經驗的教師對此都有切身的體會。
2、了解學生。面對學生個體,我們不能搞“一刀切”,學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對教育的認識,及家庭成員的不同認識和理解都會影響學生的親情感,同學情以及與老師的溝通程度。特別是單親家庭對學生身心都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響。換位思考,替學生多想一些,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化學生,讓學生從心底覺得你是親近的,了解他的人。
(三)恩威并施,樹立教師威信,提升教師自身的魅力。做一個學生又敬又畏的老師要敢于嬉笑怒罵,恩威并施。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角色的扮演。如上課時面對公然挑戰課堂紀律的學生,這時教師要扮演硬朗的角色,運用規章制度、獎懲手段等方式糾正、規范學生的行為,將學生引向應有的秩序。除了讓學生對自己產生畏的一面,還要讓學生看到自己可敬的一面。使學生對自己產生向往感,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這時教師扮演的是親善的使者。如平時面帶笑容,認真鈴聽學生的訴說,為學生著想,課余與學生溝通和接觸,了解學生學習上和生活上遇到的難題,讓學生知道老師對他們的關心、重視、鼓舞和關愛,從而使師生關系融洽。這樣樹立教師威信,有利于搞好課堂紀律。
(四)運用多種方法,靈活處理課堂。面對個性各異的學生,要控制好課堂紀律,輕松駕馭課堂,掌握方法很重要。
【課堂紀律管理的藝術】相關文章:
有關課堂紀律管理的芻議07-03
課堂紀律的管理如何做好?07-02
藝術管理就業前景07-01
時間管理的藝術07-04
職場管理藝術分享07-01
時間管理藝術06-30
藝術管理就業前景10-20
解析管理藝術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06-26
課堂紀律反思07-02
藝術管理專業就業前景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