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面塑藝術的由來與特點
史料記載:中國的面塑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經營,可謂是歷史淵源流長,早已是中國文化和民間藝術的一部分。也是研究歷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學不可忽視的實物資科。就捏制風格來說,黃河流域古樸、粗擴、豪放、深厚;長江流域卻是細致、優美、精巧。
面塑藝術的特點是:“一印、二捏、三鑲、四滾”(泥塑的步驟),還有“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
面塑實際上是饃,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捏成的各種小型人物。主要出現在嫁娶禮品、殯葬供品中,也用于壽辰生日、饋贈親友、祈禱祭奠等等方面。農家把已蒸好的各種面塑花擺在諸神前,其中豬頭形面塑俗稱“大供”,另外還有花模、花果模、禮模、饃玩具等。制面饃的工具十分簡單:白面、剪刀、菜刀、梳子、紅棗、花椒等物,只要掌握好發面技術,按照式樣進行捏制,那么一個鮮活的面模形象就會脫穎而出。”
我國傳統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據文獻資科,漢代早已有面塑的記載,宋代《夢粱錄》中曾記載著把面塑用在春節、中秋、端午以及結婚祝壽的喜慶日子。在陜西、河北也有把面塑稱作“面花”和“年模”的,并將這古老習俗一宜貫穿于節慶日子的始終。從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鄉村中到處可見互送禮饃的歡快場面。在陜西關中東部婦女幾乎人人都是制作禮模的高手,其申尤以年長的婦女技藝更是高超。
【面塑藝術的由來與特點】相關文章:
浮士德的藝術特點07-03
捏面塑作文12-03
篆刻藝術的基礎與特點11-25
詩經蒹葭的藝術特點03-01
朱自清散文的藝術特點散文06-30
藏戲的藝術特點表演形式03-01
雨水節氣的由來和飲食特點有哪些07-11
春節的由來和節日特點06-22
王維山水詩的藝術特點05-26
對音樂藝術審美特點的研討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