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牧場之國的段意
《牧場之國》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文章描寫了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的荷蘭美麗的田園風光,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牧場之國的段意,歡迎大家分享。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荷蘭是牧場之國。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白天牧場和草原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夜晚來臨的景象。
全文概括:
《牧場之國》這篇文章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有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美譽的荷蘭的田園風光,課文有如一首意境優美的散文詩,側重描寫了作為牧場之國的荷蘭那種寧靜悠閑的情趣和意境,讓人徜徉在這種意境中,留連忘返。
本文是略讀課文,在教學這篇課文時,采取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的方式,讓學生充分感受牧場之國荷蘭的特點。在教學略讀課文《牧場之國》時,我的過程設計圍繞著“讓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一個鍛煉或者展示的機會。”這樣一個目標展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有學生自由閱讀概括段意的訓練。有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展示的過程。也有學生課文資料搜集的匯報。通過這些環節的展開,不僅讓老師了解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情況,而且教給了學生如何閱讀文章的方法。
不只是授之以魚,更是授之以漁。學生不僅欣賞到了荷蘭美麗的風景,感受了作者優美文筆,更掌握了如何去讀懂這份美麗的方法,以及如何表達眼中所見的美景的一些方法。不足的地方是,學生在交流對文章感興趣的句子的時候,老師的引導不夠有條理,如果能夠再組織的順暢些,就不會凌亂重復了。
拓展:《牧場之國》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荷蘭牧場風光的動靜之美。
3.理解“真正的荷蘭”的含義,揣摩課文中優美的語言,并摘抄下來。
[教學重難點]
體會荷蘭牧場風光的動靜之美,并理解“真正的荷蘭”的含義。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板書課題。看了課題,你知道課文講的牧場之國是哪個國家嗎?
2.荷蘭,她為什么被稱之為“牧場之國”呢,大家了解荷蘭了嗎?請拿出課前搜集的資料說一說。(指名說)今天,我們就去游覽一下,去感受真正的荷蘭。
二、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次,要字字入目。
(1)出示生詞:
專注儀態端莊極目遠眺駿馬膘肥體壯飛馳遼闊無垠公爵
悠然自得贊許成千上萬成群結隊安閑鑲嵌絲絨寂靜吆喝牲畜
(2)每一組讓一個學生讀,說說每組詞語分別描寫什么。師引導:積累好詞,分類積累也是一種好辦法。
2.說說牧場之國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這篇課文是圍繞哪句寫的?
(出示: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
明確:這是一個總起句,緊扣課題,開門見山。
三、寫字指導
1.齊讀本課要寫的15個生字。
2.寫字指導。
(1)教師示范書寫。(重點指導“罐”的寫法)
(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深入閱讀,欣賞牧場之美
1.學習第2自然段。
為什么荷蘭是牧場之國呢?現在請大家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把能體現荷蘭是牧場之國的語句找出來讀一讀。
(1)語段一:極目遠眺,四周全是絲絨般的碧綠草原和黑白兩色的花牛。
說說你的感受。(景色迷人草長得茂盛草原遼闊牛多)
(2)作者是如何描寫這些花牛的?
(出示:一條條運河之間的綠色低地上黑白……無比尊嚴。)
當你讀到“儀態端莊”這個詞,你想到了什么?
(高貴、典雅的貴婦人。在我們中國人的眼中,所謂初生牛犢不拍虎,牛犢跑前跑后,像個頑皮的孩子,老牛儀態端莊,好似牛群的家長。可是在西方人的眼里,牛犢的嬌貴模樣更像一個貴夫人,儀態端莊。)
(3)想象牧場上的牛有時還會是什么樣的?
瞧,牛群這個大家庭多么溫暖和睦,其樂融融。極目遠眺——(多么壯觀,色彩多么明麗,于是作者由衷地發出贊嘆——(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總結學法:讀課文——畫句子——談感受——再次讀。
2.自學第3—4自然段。
(1)匯報交流第3自然段。
駿馬:真正的荷蘭又是什么樣的?
(出示:碧綠色的低地鑲嵌在一條條運河之間……主人和公爵。)
①公爵:君主國家尊貴的封號。鑲嵌:運河和低地交錯排列著。
(出示:荷蘭的音譯為“尼德蘭”是低洼之國之意。荷蘭總面積41000多平方公里,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真是名副其實的“尼德蘭”。)
②說說你的感受。
(成群的駿馬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無拘無束馳騁……)
男生齊讀第3自然段。
(2)匯報交流學習第4自然段。
①抓詞語體會。(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快樂)
②女生齊讀。
3.認識傍晚的牧場。
相比之下,荷蘭牧場的傍晚就另有一番獨特的韻味了。
(1)快速默讀第5自然段,思考:夜晚的牧場是怎么樣的?(寂靜的)
(2)你從哪些詞句感受到寂靜?學生回答。
嚴肅沉默的奶牛,默默無言的奶農,舒緩平穩的船只,沉睡的牲畜,無聲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光芒微弱的燈塔,組成了真正的荷蘭。(和諧,雖然寂靜但不冷清。)
4.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了四次,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多次說這句話呢?大家再次回顧課文。
(其實這不僅是作者向人們介紹荷蘭的特點,更是對荷蘭的美景發出的由衷的贊嘆。)
二、小結升華,感悟牧場之美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深深的感受到了許許多多花牛的家園就是真正的荷蘭!成群的駿馬的王國就是真正的荷蘭!羊、雞、豬……的天堂就是真正的荷蘭!牧場的靜謐、恬美就是真正的荷蘭!
好一幅優美、動人、和諧畫卷啊!此時,我們和作者一起發出了由衷地感嘆,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好一個牧場之國!(看板書讀課題)
三、拓展延伸,自主設計作業
1.師:課文學完了,請你來設計一個作業。你覺得這節課應該設計一個怎樣的作業呢?
預設:(1)我想把課文中優美的詞語和句子摘抄下來。
(2)我想把荷蘭的牧場畫下來。
(3)我想查找資料,了解荷蘭水之國和花之國是什么樣的?
2.師:好,就按照你自己的設計來完成作業,完成后,大家可以辦一個作業交流展示會,互相分享、欣賞。
[教學板書]
19牧場之國
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牛群吃草比喻
駿馬飛馳擬人
家畜安閑
夜晚寂靜
[教學反思]
《牧場之國》是一首意境優美的散文詩。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采取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的方式,讓學生充分感受牧場之國荷蘭的特點。
首先我以談話導入,接著讓學生介紹收集到有關荷蘭的資料,使學生對美麗的荷蘭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然后揭示課題。在檢查完學生的預習情況后,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說說荷蘭給你留下的整體印象是什么?用簡短的詞語概括出來,并板書到黑板上,學生的熱情被調動起來,踴躍發言。不一會兒,課文的主要內容就概括出來了,荷蘭的美景展現在學生眼前,激發了他們自主閱讀的興趣。
接下來進入質疑解疑環節。引導學生緊緊圍繞“這才是真正的荷蘭”入手,讓學生理解牧場是所有動物的自由王國,它們才是這個王國真正的主人以及在荷蘭動物與環境與人和諧的統一。
一路走下來,課堂很順暢,條理很清晰,層次也很分明。在教學過程中把握了文章重點,體現朗讀的訓練,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對這課的朗讀的引導做得不到位。教師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怎么指導?這一直以來是困擾我心頭的一個難題。
【牧場之國的段意】相關文章:
《牧場之國》荷蘭的動物05-07
《牧場之國》教學反思04-02
《牧場之國》教學設計06-03
牧場之國評課稿11-03
牧場之國教學反思04-22
《牧場之國》評課稿11-18
牧場之國教學設計06-04
牧場之國的優秀評課稿03-31
《牧場之國》教學設計(精選15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