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收入家庭保險理財方案
概述
對于家庭收入月均在4000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而言,由于這類家庭抗風險能力較強,可以選擇長線投資,比如房產投資等可占總資產的50%。風險與收益永遠成正比,如果風險投資比較得當,收益是相當可觀的。在投資開放式基金時,也可將股票型、債券型、混合型基金以及貨幣市場基金按4:3:2:1的比例分配,以增加資金的安全性。同時也要購買一定數量的保險產品,保證家庭生活的高質量。還應當考慮在守法的前提下,通過延遲收入、房產投資和購買保險等手段合理避稅。
保險規劃
1.推薦原則
(1)盡量貼近客戶的觀念。客戶偏好于消費型保險,所以理財師在挑選產品時,只選擇了消費型險種,保障年限在30年之內。
(2)在預算范圍內執行。理財師在產品設計上,盡量注意不重復保障、不浪費保費,盡量在客戶的預算范圍之內執行。
(3)盡量性價比卓越。在產品選擇上,理財師大膽應用了客戶自身年齡輕、身體狀況好的條件,推薦選擇最優質費率的產品,以降低保費,最大程度地做實保障。
2. 怎么利用保險避稅?
通過購買人身保險避稅的說法目前還不具備可操作性。在國外,購買保險可以避稅,但是國內的保險和稅收環境與國外不同。通過保險避稅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個稅遞延型年金,一是遺產稅,而這兩者國內都沒有開始實行。
他指出,在已征收遺產稅的國家或地區,被保險人在投保之前需先評估自身名下資產,充分考慮到未來傳承部分并結合當地遺產稅稅率,才能計算出未來應繳納的稅費總額,在我國尚未通過遺產稅法案的前提下,能否征收、按照怎樣的稅率征收均是未知,現在談論這個問題未免有點操之過急。
據大都會人壽的一份研究報告,2012年高凈值家庭(可投資資產超過600萬元)數量達到174萬戶左右,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五省市占全國40%以上;可投資資產額保持增長,富裕人群投資傾向開始偏于保守,避險、保值成為主要訴求。
因此,盡管遺產稅的靴子尚未落地,保險作為財富傳承的一個重要手段正在受到各保險公司的重視,多家公司開始研發高端壽險產品或成立相關財富管理部門。郝演蘇說,銀行儲蓄、證券與貴金屬投資和保險理財構成財富管理的三駕馬車,其中功能各有差異,但財富管理的本質屬性完全相同,保險公司重視高凈值人群出于財富分渠道管理的需要是必然趨勢。
【高收入家庭保險理財方案】相關文章:
高收入白領家庭如何保險理財07-13
低收入家庭保險理財方案07-13
現代家庭如何制定保險理財方案?07-13
有關家庭的理財方案07-04
保險案例家庭有保障是理財的前提07-04
家庭保險方案07-13
精選家庭理財方案模板07-04
保險與理財07-20
保險與理財09-03
保險理財流行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