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考音樂基礎知識
音樂欣賞部分
1、《沃爾塔瓦河》:選自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中的第二首。作者(捷)斯美塔那。這部交響詩套曲創(chuàng)作于1874年9月,它由六個樂章組成。沃爾塔瓦河是捷克斯洛伐克縱貫南北的最大河流,捷克人民把它比作民族的搖籃。樂曲《沃爾塔瓦河》是通過描繪兩岸美麗景色以及風俗人情,來表現作者對民族、對祖國的深厚感情。
2、《蝶戀花·答李淑一》:這首詞作者毛爺爺,于1957年寫成。他用革命的現實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以豐富的想象追思楊開慧、柳直荀二位烈士,表達了革命者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
《蝶戀花·答李淑一》由趙開生編曲,是解放后彈詞開篇的優(yōu)秀作品之一。這首彈詞開篇,以委婉柔美、表現細膩的唱腔,頌揚了革命烈士的不朽功力和對革命的赤膽忠心。 它既在評彈書場中演唱,又是歌唱家的獨唱曲目。1961年獲全國業(yè)余歌曲創(chuàng)作一等獎。
3、《月光》:作者德彪西,法國作曲家,印象派音樂的創(chuàng)始人。《月光》表現了精美絕倫的旋律,豐富多樣的節(jié)奏,更有細膩無比的和聲色彩變化,描繪出一幅月光照耀下,夜色迷茫,景物朦朧的絕妙畫面。樂曲由三部分組成。
4、《命運》:作者貝多芬, 德國作曲家。歐洲維也納古典主義音樂的重要代表人物之
一。 貝多芬《第五(命運)交響曲》,于1805年開始創(chuàng)作,于1808年完稿。主部主題:
5、《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獨奏曲,名叫《夕陽簫鼓》。原是一首琵琶獨奏曲,名叫《夕陽簫鼓》。《春江花月夜》全曲一般分為十段。人們遵循中國古曲標題音樂的傳統(tǒng),為每段加了一個富于詩意的小標題。這些標題是:一、江樓鐘鼓;二、月上東山;三、風回曲水;四、花影層疊;五、水云深際;六、漁歌晚唱;七、回瀾拍岸;八、橈鳴遠瀨;九、欸乃歸舟;十、尾聲。以上是編者根據對樂曲內容的理解而設的,不宜機械地去尋求標題與音樂之間的具體聯(lián)系。
《春江花月夜》的旋律古樸、典雅,節(jié)奏比較平穩(wěn)、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現了深遠的意境,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6、《蘭花花》——陜北民歌。是一首十分動人的反封建情歌,是陜北民歌中流傳最廣的典范作品之一。這首優(yōu)美的民歌,從30年代唱至今天,受到幾代中國人的喜愛,家喻戶曉,久唱不衰。《蘭花花》是根據延安臨鎮(zhèn)的一個真實的愛情悲劇故事編創(chuàng)陣創(chuàng)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