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報任安書學案設計
《報任安書》學案
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的行文特點: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結,迂回曲折,但又脈絡清晰。
2、體會文中表現出的作者身受極辱后憂愁幽思、激憤慷慨的情感。
3、學習司馬遷忍辱負重、發憤著書的精神,樹立 正確的榮辱觀和生死觀。
學習重難點
1、把握課文內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點。
2、通過具體句段,揣摩體會作者遭受奇恥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書雪恥的頑強意志。
一、 預習提示:
1.體裁解說:“書”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就是“書信”的意思。古人寫信,多有題目,說明是寫給誰的信,信題多為“報……書”“答……書”“與……書”“上……書”“寄……書”等,例如《答司馬諫議書》(王安石)、《與朱元思書》(吳均)、《上樞 密韓太尉書》(蘇轍)等等。
2.寫作背景:《報任安書》是司馬遷給朋友任安的一封復信。司馬遷因李陵之禍(對此稍作解釋),被捕下獄,慘遭宮刑。出獄后,任中書令;表面上看,這是宮中的機要職務,實際上卻 是以一個宦者的身份在內廷侍候,為一般士大夫所鄙視。在這期間,任安寫信給他,希望他利用中書令的地位“推賢進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訓和對黑暗現實的深刻認識,司馬遷覺得實在難以按任安的話去做,所以一直沒有復信。后來,任安以重罪入獄,司馬遷擔心任安一旦被處死,就會永遠失去給他回信的機會,使他抱憾終生,同時自己也無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積憤,于是寫下了這篇《報任安書》。
二、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對照注釋,誦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除了課文注釋外,每段需要解決的重點詞句有:
第1段:再、務、流俗,表謙稱和敬稱的詞語(牛馬走、足下、辱等)
第2段:戲弄、特、勉勵
第3段:各個典故含義,通其道
第4段:近自托于無能之詞、考、綜
第5段:上父母之丘墓、無乃……乎、不信
2.內容與形式梳理。思考:從課題和背景介紹看,這是一封復信,其回復的內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樣具體展開的呢?
提示: 此文線索脈絡十分清晰,大意是講“刑余之人”難以“推賢進士”,唯有隱忍茍活,著書以償前辱之債。具體梳理如下:
復信目的:對任安“推賢進士”的期望“略陳固陋”。(第1段)
復信內容: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戲弄,流俗之所輕),身遭極辱,不能勝任。(第2段)
②效古之賢人忍辱負重,退而著書,“思垂空文以自見”。(第3、4段)
③ 再次表現自己無可比擬的憂憤處境,點明自己有負囑托的原因。(第5段)
【報任安書學案設計】相關文章:
報任安書教學設計案例07-03
《報任安書(節選)》課堂實錄07-02
《報任安書》課堂實錄素材07-02
讀《報任安書》有感04-27
報任安書讀后感03-28
《背影》學案設計06-27
《化石吟》學案設計07-02
電腦住宅的學案設計06-29
秋天的圖畫學案設計06-28
課文貓的教學案設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