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外幼小銜接的做法盤點
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是家長和幼兒園一直重視的課題,如何提高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水平,減少幼小銜接的阻礙,順利進入小學學習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各國的做法吧。
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是家長和幼兒園一直重視的課題,如何提高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水平,減少幼小銜接的阻礙,順利進入小學學習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各國的做法吧。
★美:注重數學和自然科學教育
美國十分重視兒童的早期教育,注意兒童教育與小學教育銜接的研究。美國幼兒園基本上附設在小學里,接納4-6歲兒童,作為“小學階梯”。對上小學一年級之前的5歲兒童限定進行為期一年的預備教育,主要是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為其入小學作好準備。在教育內容上,強調教育內容要符合時代的要求,對幼兒進行數學和自然科學的教育。這對幼兒智力發展有著深遠影響,這樣就為幼兒進入小學奠定了良好基礎。
★英、瑞士:幼兒教育與小學低年級合并教育
瑞士有26個州,各州都有自己的教育制度,日內瓦所實行的就是將學前兩個年級與小學一二年級設在一個機構中。日內瓦的“MaisonDes Detits”學前教育中心就是由學前兩個年級和小學的一二年級構成,設在一幢樓房里成為獨立的教育機構。日內瓦的“Ecole DuLirron”學校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由學前兩個年級與小學一二年級組成,另一部分是三年級至六年級,雖然都屬于學校統一行政管理,但卻是以小學二年級為界劃分兩部分管理。
英國初等教育分為2~5歲兒童的保育學校,5~7歲兒童的幼兒學校和7~11歲兒童的初級學校,兒童從5歲開始實行義務教育,全部入幼兒學校,經過兩年預備教育后再入初級學校。從幼兒學校的課程來看,盡管幼兒學校屬于小學階段,但課程的內容、要求以及活動的組織形式仍然從學前教育階段開始,逐步向小學過渡。另外,英國也充分重視托兒所與幼兒學校間的銜接。在倫敦,當前較普遍的作法是將保育學校與幼兒學校合并在一起,這種做法避免了兩類機構在環境與社會交往范圍上的差異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問題。
在學校及教室環境的設計上也體現出顯著的連續性。英國和瑞士幼兒教育與小學低年級教育都十分重視物質環境的布置與安排,力求讓兒童在與物質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幼兒活動室內的科學角、美工角等
室里出現,這樣就能減少幼兒進入小學班級里產生的陌生感。當然,活動角的材料在內容、性質上已有所變化,進入小學后,材料逐漸向實物符號、詞語方面轉變,部分活動角的內容轉變為墻壁上張貼的形式。
瑞士和英國考慮到幼小銜接的需要,其教育機構設置的主要趨勢是將學前兩個年級與小學一二年級設置在同一個環境之中,將幼兒教育與小學低年級教育結合或合并為一個教育階段來考慮,從環境布置、課程設計、教師培訓都以創設一個整體的、連續的、發展而協調的學習環境為中心。
★日:幼小銜接列為終身教育體系
日本把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置于終身教育的背景下來考慮,文部省明確指出幼小銜接不是要幼兒園培養與小學特定學科內容直接連續的東西,而是培養兒童上小學后成為其生活、學習基礎的東西。
在小學教育方面,重要的是如何將幼兒園教育的成果進一步延伸、發展和深化。在幼兒園教育方面,新大綱對幼兒園課程內容作了重大改變,原來的六領域(體育、 語言、自然、社會、美工、音樂)改為五領域(體育、語言、人際關系、環境、表現)。在小學教育方面,文部省在小學一至二年級的課程中增設一門新課——生活課。生活課包含了原來小學課程中理科(以自然、地理、理化基礎知識等為內容的課程)和社會科(以社會常識和技能為內容的課程),取消理科、社會科。但生活課又非二者簡單的結合,它是一門新的具有科學教育特色的綜合課。幼小課程目標、內容、教育方法等的改革為幼小銜接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幼小改革后目標的一致性,使幼兒園教育能成為兒童在小學繼續學習和發展的基礎。
【國外幼小銜接的做法盤點】相關文章:
幼小銜接教育隨筆05-14
幼小銜接工作計劃05-01
對幼小銜接的感想(精選19篇)06-20
幼小銜接工作計劃09-24
幼小銜接工作總結10-03
幼小銜接工作總結10-07
幼小銜接面試題07-13
幼小銜接班教學內容07-03
幼小銜接家長感想(精選7篇)10-13
幼小銜接家長的感想(精選5篇)10-13